标题:19天9城,王羽佳爆红的中国行,带来了什么?
作者:
日期:2023-12-19 11:31:33
内容:

©Kirk Edwards

©Kirk Edwards

音乐家和听众

需要彼此尊重

身穿明亮的绿色短裙,脚踩黑色恨天高的王羽佳,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了今年的全国巡演。

返场时,有观众高呼“王羽佳我爱你”,她把双手放到头顶,比了个大大的心来回应,气氛庄重而温馨。

这是王羽佳时隔3年,首次回国举办巡演。19天12场,成为古典音乐圈的一大盛况。

9座城市,每场都是座无虚席。很多城市开票不到2分钟,就已经买不到了。二手平台上,票价被炒到5000元以上。

此行,她没有接受任何采访,可依旧讨论度不断。标志性穿搭紧身超短裙、露背装、恨天高,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上。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作为古典音乐界的偶像级的人物,王羽佳的国际号召力毋庸置疑。她拿过无数大奖,演出足迹遍布世界一流音乐厅。

英国权威古典杂志《留声机》把她评为 “有史以来50位最伟大的钢琴家”,是唯一上榜的华人。

《金融时报》更是不吝赞扬,夸她“在技术上的自如、色彩上的广泛性和纯粹力量的结合一直十分引人注目”。

她的这次全国巡演,凭借“永远充满惊喜的返场曲”,被人们称为“劳模”。然而,她又在深圳首场只返了1次。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

01

19天12场

现场充满魅力

这次全国巡演,王羽佳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

首站是在苏州保利大剧院。12月1日晚,她穿着玫红色长裙,俯冲式鞠躬加返场7首。乐章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千名观众起立,掌声响彻整个剧院。

王羽佳苏州站返场视频 源于苏州保利大剧院官方账号

王羽佳苏州站返场视频 源于苏州保利大剧院官方账号

12月12日晚的西安场,她换上白色短裙,热情回应听众,用12首曲目创下返场纪录。

以至于到了最后,大家都觉得她太辛苦,不忍心再让她弹了。

©Julia Wesely

©Julia Wesely

3天后的琴台音乐厅,恰逢武汉下雪。

王羽佳手扶钢琴快速鞠躬,向听众们致意,接着用慢速的《圣婴之吻》开篇。她打破了自己的记录,返场13首。

王羽佳武汉站返场视频 源于琴台音乐厅官方账号

王羽佳武汉站返场视频 源于琴台音乐厅官方账号

最后4天,王羽佳辗转于3座城市,密集演奏了4场。

国家大剧院把原定于12月16日开场的《“琥珀印象”琥珀四重奏音乐会》往后推到19日,给她安排加演。

这场票12月15日开票,推出后很快一售而空。就连站票,也卖到了580元一张。

巡演最后一场,她返场了10首曲目,时长48分钟,达到一个半场之久。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每次看到王羽佳踩着恨天高,颤巍巍上下台时,人们都会替她捏了一把汗,生怕不小心摔倒了。

不过,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她喜欢穿着高饱和度的超短紧身裙,每一套裙子都精心搭配,根本不管别人的目光。15厘米的恨天高,踩起钢琴踏板来铿锵有力。

这种风格一度受到争议,可她却把争议变成了特色。

王羽佳身材娇小,穿传统礼服容易被长裙摆绊倒。她便习惯了穿短裙,还说:“我不会改变,人们会慢慢适应的。”

02

深圳首场

只返场了2首

因为王羽佳,一些平常不听古典音乐的人也慕名而来,走进了音乐厅。

也因此,对演出现场的秩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12月9日的深圳首场,可能是因为个别听众的不文明行为干扰了她的演出。那天,她只返场了1次,成为巡演中次数最少的一场。

90后女孩琦琦当天在场,感觉有些遗憾。

她是额外加了620元,才在黄牛手里抢到9号的票。因为喜欢钢琴,也因为喜欢王羽佳身上的潇洒劲儿,就算多花点钱,也心甘情愿。

©星海音乐厅 李乐为

©星海音乐厅 李乐为

开场前,琦琦听说王羽佳前两天在广州加演了10首,于是充满期待。只是没想到,这成为她体验感最不好的一场钢琴独奏会。

她坐在N区,刚入座时看到座位旁边有个小孩,心里咯噔一下,暗暗祈祷千万别是熊孩子。

结果,小孩倒是全程没吵闹,旁边的家长却喋喋不休,每隔10分钟就给儿子解释弹的内容。

这还不算什么,整场咳嗽声不停,还有擤鼻涕声、手机铃声、闹钟声,不时有手机掉在地上发出“哐当”声,非常刺耳。至于开着闪光灯全程拍照的,更是常态。

咳嗽是生理反应,琦琦能理解,可其他方面都是可以控制的。看着眼前闪烁的手机屏幕,她恍惚间以为自己身处哪个明星的演唱会。

她坦言:“我作为一个听众,都觉得现场氛围难以忍受。”

©Norbert Kniat

©Norbert Kniat

虽然也有工作人员提醒,全程举着“禁止拍照录像”的灯牌,可没什么效果。只要他们一转身,就有人拿出手机,她甚至看到前排有人专门拍王羽佳的鞋。

琦琦的位置离舞台有点远,但也能隐隐看到王羽佳不是很开心,全程几乎没有笑脸。

演奏结束后,观众欢呼了5分钟左右,王羽佳才出来接受鲜花。

即使掌声再热烈,她也只是“被迫营业”式返场了2首,并且是连续弹完,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舞台上了。

想起演出主题“在寂静中开始,在寂静中终结”,琦琦不禁觉得有些讽刺。

©Julia Wesely

©Julia Wesely

同样喜欢古典音乐的李敏,因为没抢到9号的票,临时买了深圳音乐厅10号的加场,反而收获了惊喜。

因为有了9号的前车之鉴,10号大家都格外小心翼翼。

李敏告诉我们,这场大部分人素质都是在线的,全程很安静,“虽然咳嗽声不断,但人们会有意识地用纸巾捂住口鼻降低声响,能听出已经很克制了。”

©琴台音乐厅 夏俊俊

©琴台音乐厅 夏俊俊

在开场前,音乐厅语音反复播报“手机请静音”。现场还发了免费袋子,减少手机掉落的频率。遇到有盗摄的观众,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提醒。

中场休息时,大家集中咳嗽,场面一度变得很有戏剧性。

或许是感受到了听众的诚意,这场王羽佳一鼓作气返场了10首。当有听众说出想听的曲目时,她都会认真去弹。

后面巡演的其他剧院,不管是听众还是场馆,也都在努力营造好的演出环境。

国家大剧院在演出前反复提醒,并在音乐厅入口处放了口罩、润喉糖,还在场内设置了羽绒服存放车,变化肉眼可见。

03

音乐家和听众之间

需要双向奔赴

在古典音乐界,王羽佳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过人的技术和个性的穿搭,让她成为明星般的存在,吸引的不仅是古典音乐的传统受众。

有人出于好奇慕名前来,也有人想让孩子享受一流现场的艺术熏陶。

破圈的吸引力无疑是把双刃剑,它扩大了古典音乐的受众范围,却也带来了些小麻烦。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根据《纽约客》乐评人亚利克斯·罗斯的说法,在1900年左右,古典音乐观众就再也不能在表演时大呼小叫或饮食谈天。观众必须全神贯注、一动不动地端坐聆听。

之前,王羽佳在欧洲的钢琴独奏会场场爆满,很多听众穿着正装以示尊重。

她在旧金山交响乐大厅演奏时,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走动,没有一次闪光灯,鼓掌全在点子上。

©Norbert Kniat

©Norbert Kniat

因为听众不当行为导致音乐家不悦的例子,在古典音乐领域并不罕见。

早在10年前,波兰钢琴大师齐默尔曼的音乐会中途,他突然走了出去。回来后说唱片公司取消了合同,因为现场录像已经被发在网上。也因为这事,他拒绝了返场。

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也有类似遭遇,有次她直接请一位观众离场。因为对方虽然关了闪光灯,但红色对焦灯打乱了演出节奏。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国家大剧院 牛小北

古典音乐本是小众的领域,音乐家和听众之间需要彼此尊重,才能相互奔赴。

王羽佳这次巡演,让更多人接触到古典音乐礼仪,进而快速纠偏,其实是一件好事。

虽然礼仪普及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经往前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文、编辑/Silence欣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