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以个体医护身份驰援武汉归来的叶海兰,在家乡广东肇庆高要结束了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隔天就是她小儿子的生日,她正好能赶上给儿子过生日。
与浩浩荡荡的赴湖北抗疫的医护大部队不同,作为个体医护志愿者的叶海兰,既没有出发时的壮行,也没有离汉时的礼遇,她一个人去也一个人回,独自完成了这场历时近2个月的千里驰援之路。她说,当时出发本就一无所求,只为了履行护士的职责,“如果有下一次,仍会义不容辞”。
“出发湖北前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深圳”
90后的叶海兰今年正好30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自2011年护理专业毕业获得护师证后,她先后在肇庆高要的医院和私人诊所担任护士,有着近9年的护理工作经验。
今年1月末,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叶海兰正好因个人规划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当时我就在想,我有护理工作经验,能去武汉尽一份绵薄之力就好了。但我没在医院上班,没办法随大部队前往抗疫一线。”她说。
就在此时,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由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委托一家公司发起的志愿组织“召集令”,招募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医疗队,进驻武汉市第七医院特设病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月15日,得知该消息的当天,叶海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仅3天后,叶海兰简单收拾行装后,一个人踏上赴湖北的征途。她笑言,在这趟旅程之前,她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只是广东深圳。
叶海兰自费购买的单程车票,先要从肇庆东站到广州火车站,再从广州火车站转到广州南站,才能坐上发往湖北方向的高铁列车。
当时,武昌站已停止服务,她只能买到武昌站后两站的仙桃西站的车票,全程共花费近700元。
她向南都记者回忆列车上的一个细节:“当坐上湖北方向的高铁后,我立刻向乘车长说明我的情况,希望能在列车经停武昌站时让我下车,他们人很好,答应了我的请求,但他们提醒我千万想清楚,下车后想再出去就很难了。我对他们说‘是的,我下车’。最终,我成了那趟列车唯一在武昌站下车的人”。
“那时候不会去想这个病毒有多危险,在那边会不会害怕,只知道我是被需要的,那就到被需要的地方去。”叶海兰说。
“穿防护服不灵活,能一针见血就开心”
但叶海兰坦言也有劳累和害怕的时候。
她回忆,2月18日下午,当她抵达武汉后,便直奔武汉市第七医院六病区投入一线护理工作。那是一栋建于1955年的老楼,由医院临时改为了中医病区,环境较为简陋,物资都各方捐赠的。当时该病区收治第一批共36名新冠肺炎患者,但加上她也只有3名护士,他们有时一连工作就是12小时。
这样的工作强度,初来乍到的叶海兰一度感到十分劳累和担忧,甚至有过后悔的情绪。“但我很快调整了自己心态,随着更多护士志愿者的加入,我们开始实行三班轮流上岗,每人每天只需要工作8小时,情况就变得好多了。”她说。
叶海兰介绍,她每天的工作是执行医嘱、观察病情、给患者做咽拭子核酸检测、抽血、发药和心理护理等,这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则是穿防护装备。
“护目镜会起雾,带起手套时触摸也不灵活,很多时候为病人抽血时都会找不到血管位置,为了不想让病人遭罪,每次我们都会更加谨慎,只要能一针见血,我们就很开心。”
叶海兰还说,她所负责的病区,主要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救治方式,这也让她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医的“神奇”。她回忆,在武汉的第7天,病区一名危重患者突然出现晕厥症状,她所在志愿团队中医师迅速作出判断后,紧急通过针灸让患者苏醒,最后成功让患者转危为安。“这使我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也是我这次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之一。”
“丈夫因担心我瘦了7斤”
4月,当送走病区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后,叶海兰的志愿者任务也完成,和不少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样,叶海兰也踏上归途。与他们不同的是,她再次独自买了一张车票,在获得武汉出具的离汉证明和肇庆开的接收证明后,她辗转从咸宁北出发乘高铁回到广州,再回肇庆,开始14天的隔离。
此行,她获得了武汉武昌区卫健局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相关补贴,这对叶海兰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事”,她对此很感恩:“当初挺身而出时只为了履行护士的职责,本就一无所求,如果有下一次,我仍会义不容辞。”
更让她感动的,是丈夫的支持。
她向南都记者回忆称,当初自己决定去武汉的时候,曾遭到丈夫强烈的反对。“我当时告诉他,武汉医护人员短缺,急需要医生护士,他说太危险了,还藏起了我的身份证不让我去,但第二天他就主动还给我了,他说怕我埋怨他,其实我知道,他是不想我有遗憾”。
叶海兰说,2月18日,当她出发去往武汉时,丈夫早上5点就起来,亲自送她到了高铁站。在武汉担任志愿者时,下班时间并不固定,只要回到酒店休息,她都会立刻跟家人联系,那时她就发现,无论多早多晚,丈夫都在线等她。回到肇庆在酒店隔离时,丈夫便迫不及待带着孩子来到她的隔离酒店楼下,与留在房间的她通过窗户,遥望挥手致意。
4月17日晚,叶海兰结束了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回家与家人团聚,时隔两个月终于再次见到亲人。“回家才发现,这两个月丈夫因为担心我都瘦了7斤。”她笑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支撑她走过武汉这段志愿者旅程的强大动力。
目前,叶海兰已开始着手寻找下一份工作。她说,未来,还是希望继续当护士。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