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烜 WANG XUAN
时事评论员、国际关系学者、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
《环球时报》的胡总编最近涉及核武器的言论引起广泛争论。似乎又给西方媒体嘴里的“人民日报旗下的民族主义小报”的评价增添了确凿素材。具体事件的缘起和背景不用回顾了。我直接说自己的态度:非常支持胡总编!此外,借着这个舆情热度还未消退,赶紧也表表态,补充几句。
我多年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扩充中国核武库,原因如下:
1、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当国力弱小,人有我无,人多我少时,至少口头上贬损和消弭敌手相对优势是无可厚非的事。这符合一般人情、常识以及战略思维。丝毫不费解。其实,我们何尝不知道,能够确保“质”的话,“量”方面当然是越多越好。
美军强调“质”,隔三差五有新装备、新战法、新模式问世,这个已不稀奇。然而不要忘记,美军强调的“质”,向来是建立在“量”的前提之上。
例如,美国核武库每年不断更新维护升级,在确保持续提升打得更准、更远、更快的基本功外,维持一定的核弹头与运载工具数量,增加二次核打击(核潜艇)的全球巡弋频率与敏感区域潜伏时长。在需要的危机时候,美国战略核力量可以同时威慑多个不同战略对手。疫情这几个月,美国战略核潜艇在南中国海附近的长时间潜伏、近期在巴伦支海与俄军的对峙,前提正是手中拥有充分数量的战略杀器。
还比如,先进的F35战机在引人注目的过硬能力之外,美军早已把尽快增加部署数量作为F35项目的核心任务。在目前已装备300架的基础上,美军将在不久的未来,总共拥有2400架F35。就空中力量而言,其装备的第五代战机将超过其他所有国家之和。而产量的扩充,又将更好地磨合整条产业链,并在财务成本上,大幅度降低这种曾经被人耻笑为“昂贵而摔不起”的大杀器的成本。这种质与量辩证统一的威力,且不论其战时潜在的动能投放,即使平日的势能储备,就已经足够令其他五代机装备国感受到极大压力。同样是性能指标类似的战机,你有24架,他有2400架,什么态势无需赘言。这方面例子还很多,相信读者可以举出更多。
具体到核弹头、运载工具、投送平台的数量,许多观察者的视角似乎仅仅拘泥于“一过性的攻灭美国”。即便针对这个目标以及作为预备队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当前规模的中国核武库是否够用堪用?此其一。其二,中国需要面对的核目标仅仅是美国吗?俄罗斯呢?英国呢?以色列呢?印度呢?难道我们的核武库是“美国目标专属”?其他国家对我们的核威慑我们不需要反制?
眼下的所谓够与不够,且有得掰扯呢。
2、反对者需要补一点宏观经济与财务管理常识
我注意到,众多反对者反对扩充中国核武库的主要视角之一是财务因素。该派论点围绕着“该不该”、“能不能”、“划算与否”。在他们的论述里,扩充核武库是个“拿着镶金边的瓦片打水漂玩儿”的不明智举动。花钱不说,他们坚定认为看不出这样做的实际意义何在。
实际上,他们只看到了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却没有注意资产;注意到了需要不断补充给核武库的现金流量,却忽视了与此有勾稽关系的那张总表里不断增强的“商誉”、“无形资产”等,以及由这些科目衍生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净利润”。
假如上面的话看不懂,我再掰开揉碎了说一遍:若暂时剥离财务指标,核武库扩充的好处,上文我已经说了,质与量要有辩证统一。即便非要纠缠财务要素,扩充核武库,首先可以增加以核工业为首的重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是“长期投资”,不是物理上消弭掉、扔水里听响的无端消耗。投资是会有产出的,是会有效益的。把“长期投资”庸俗且错误地看作“成本与费用”,出发点就歪了。
二来可以为我们“购买更多的时间”,打造更充裕的“战略窗口期”,用更从容的姿态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从其他方面为我们赢得更多利益。
这方面的逻辑,普京就说的非常露骨。他的逻辑很简单,俄军暂时无力全面完善现代化常规军力,其他国家之所以忌惮俄罗斯,为俄罗斯终极安全兜底的正是其激进活跃的核力量。这个道理简单到每个地球人都听得懂,他的敌人当然也听得懂。这也是核议题大众传播的意义所在。
与此类似,毋庸讳言,我国当下的常规军事力量虽然已有长足进步与大幅度改善,然而要真正确保我国领土、领空、领海及其他海外权益,中国的军力增长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投入。在达到公认满意的程度之前,核武器同样也是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终极大杀器。
我们在核武器方面加大投入,其他一时半会难以达到等量齐观威慑力的常规武器方面就可以暂时缓一缓。当然,这里面的节奏感和平衡感是需要进行总体工业费效比测算的,只要启动,军内、体制内的精算筹划大师们自有安排。
也就是说,核武器这边多投一点,能够更快更即时的达到我们需要的威慑效果,这个是收益之一;同时极大地缩减了其他常规武器投入的财务压力,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削减总体国防成本。当然,再罗嗦一次,这是需要精明的筹划的。
三、人生海海,略有冗余的核武库则是定海神针
人生海海,有时潮起,有时潮落。人际关系如此,国际关系亦如此。今天我们所谓的”冗余”,明天也许就是顶上了亏空的”卯粮“。适度膨胀的核武库,既给了我们更加游刃有余的核砝码,又可以在例如“核裁军”等议题上增加可选择的王牌。
现在不过区区三百枚核弹头,或许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足以捍卫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然而在打破岛链的当代,在“一带一路”的此刻,中国的各种全球利益已经大大突破了三百枚核弹头的战略威慑力承受上限。
说句过头点的话,现如今中国依然缺乏最起码的战略威慑张力。与行事夸张甚至戏剧化的美国人打战略交道时,我们的国家代表背后有300枚弹头,与背后有1000枚弹头,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底气与腰杆体验。说出来的话,捍卫利益的坚定感,能够攫取的实惠,根本无法同日而语。这方面的想象空间,不妨再回到上文第二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总而言之,我强烈支持胡锡进的扩充核武库言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