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春运列车等候发车(图源:新华网)
又要过年了。过年本是开心事,但此时一些游子的心情很复杂。因为他们发现,故乡似乎不欢迎他们回去。正如网友们改编的《乡愁》:
从前/乡愁就是一张张火车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张张核酸检验证明/我在这头/故乡说:你就在那头吧,别回这头!
其实,大家是很能理解各地的难处:今年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来之不易的防控局面绝不能付诸东流。所以,大家一直在等待国家出台过年回家的细则。
前几天,权威消息来了。国家卫健委针对返乡过年先后下发多个文件,对不同风险地区人员返乡作出详细规定。中办、国办也对就地过年下发通知: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就地过年。
1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专门强调:“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层层加码,坚决不允许‘一刀切’,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本来这是挺好的办法,尤其是发改委指出的原则得到大家广泛认同,然而有些地方还是把“好经”念歪了。
有网友爆出,自己家乡出台的返乡细则要比国家政策严苛许多,有的还会主动打电话劝阻返乡。更有甚者,当网友把国家发改委的表态转给地方工作人员时,对方反馈说: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能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来执行。
国家三令五申,态度明确,为什么一些地方还要在过年政策上搞“层层加码”、“一刀切”?
这背后可能有个利益权衡的问题。个别地方政府心里的账或许是这样的:我层层加了码,问题也不大,就算老百姓添一些麻烦,但风险小啊,最多被批评两句,不会影响到我的乌纱帽;可一旦不慎出现了疫情传播,可能就会被严厉追责,甚至官位不保。“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加码吧。
这种做事心态本质上是甩锅、不肯担责,不肯根据地方实际防疫情况来细化落实政策,是一种“懒政”。国家层面上对原则已经规定得非常清晰,地方需要根据自己的疫情发展情况制定细则,而不是一股脑儿把责任卸得干干净净,代价呢?就是让老百姓不方便。尤其在事关千家万户团圆幸福的事情上,再搞这种官僚主义,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绝对要不得!
返乡过年政策的最终解释权在中央,地方只能在中央划定的原则方针内,结合具体实际制定细则。一旦碰到与中央精神相悖的情况,应当开设专门举报通道,让有事实根据的群众举报能够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并及时责令改正。如拒不改正者,要有相应处罚措施。
我们常说,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防疫中的各种小细节何尝不是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考验?为什么有的地区就能做到既保证防疫大局又便利群众、上级和群众都说好,而有的地区就动辄把二者对立起来?“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就是治理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应当在日后的政绩考核中体现出来。
民生无小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好经”如果总是被念歪,群众可能最后连“真经”都不相信了。对此,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文/螺蛳道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