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条4分25秒长的电话录音火了,一位楼栋内有阳性感染者被封控在家的护士,被医院急招返岗,她与自己所在小区居委书记的对话让人破防。这位声音沙哑的居委书记在对话中有了哭腔,“你这个情况我知道,但是我不敢做主……”但是他旋即又表示,“现在只要你能够承诺,你确确实实是返岗,那我就放你出去……你出去了你也可以回来,但是你不可以去其他地方,纯粹是为了工作才可以出去……”
一边是居民为了救人要返岗,一边是社区安全、疫情防控,在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的当下,这位居委会干部的左右为难,让人动容。但最后,他还是选择相信这位护士所在医院做出的“专业判断”,让这位护士提交了承诺书和相关证明,并做了核酸检测之后放行。“因为我猜想她返回医院,肯定也需要出示48小时核酸报告的。”
这位心思缜密又细腻的居委书记刘苗,是位铁骨铮铮的男儿。他是位转业军人,1995年入伍、2012年转业,在部队待了16年,而且就在上海的“南京路上好八连”。2019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与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他说自己可能是“泪点低”,但此时,很容易让人想起艾青的那句诗,为何我眼中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对这座城有爱,因为对社区的居民有爱,因为对自己的岗位有爱,让他在压力之下,尽管左右为难,依然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严谨有温度的管理换来社区居民的信任与支持。
社区工作者面对的往往是数千人,疫情之下,总有一些人有特殊需求,如何兼顾民生需求与防疫安全?这不仅需要社区工作者平时工作的深入细致,还需要社区管理者在关键时候的敢于担当。而这往往也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了解,所以心中有数,因为心中有数,就敢于拍板,在兼顾原则的同时,做到管理有尺度、有温度。
人心是暖的,让温度能互相传递。有温度的管理往往也能换来有温度的回应。刘苗说,“小区有30多个这样的情况,都写了承诺书、登记了资料,到目前为止从我手上放出去的人,没有一个是放错的。”这话语中有自信也有信任。而那些配得上这种信任的社区居民,也值得我们为他们点个赞。
疫情之下,社区工作者尤其不易,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吃睡都在居委会,每天要面对的事情千头万绪,核酸检测、居民求医问药、生活物资补充、独居老人照护等等都要管起来。封控期间我们的安心宅家,背后有无数个他们的不眠不休。有网友说,在做了几天志愿者后,深深体会到了社区工作的不易,自己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包容。
就像刘苗说的,“我相信很多人不是单纯的抱怨,是在想怎么把家园守好,更快地把疫情解决掉。”此时此刻,对于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们,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信守承诺、遵守规则,以家园“向好”的共同愿望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是对他们付出最好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