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三岁男童坠下水道搜救已超十天 窨井“吃人”为何“久治不愈”?

时间:2022-05-24 07:25:57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 2020年11月30日,甘肃临泽县一所小学的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安全提示贴在道路井盖上,提醒人们安全通行。图片与本文无关。 (视觉中国/图)

李学军直言,国内城市中,还有相当多的窨井仍在使用不具有防坠落功能的老井盖。

目前,国内诸如电力、供暖、通讯等部门都有自己的地下管线与窨井,根据“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权责比较明确,关键在于落实。

宿州市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了智能井盖的更换工作,5年来更换了一万余个智能井盖;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也安装了1227个智能井盖。

因西安3岁男童落入下水道失联超7天,窨(yìn)井“吃人”又一次引发了全国关注。

据红星新闻,2022年5月12日晚,30岁的杨先生带着一家四口驱车前往未央区惠西村的舅舅家做客。20时左右,天降大雨。21时许,雨势减小,杨先生一家准备乘车返回。取车途中,他牵着儿子走在前面,在经过马路上一处漏斗型洞口时,儿子突然从其手中滑落,掉进下水道。杨先生曾尝试跳入洞内救援,但无奈洞内通道太窄,几次施救均未能成功,儿子最终被水冲走。

杨先生很快报警求援。据陕西电视台5月15日报道,此次救援出动大量机械,参与救援人员共计320人次。南方周末记者5月19日从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处获悉,该男童仍下落不明,救援工作也仍在进行中。

这并非孤例。作为市政建设管理的顽疾,窨井“吃人”现象近年来依然屡屡发生。据最高检统计,2019年,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有155件,造成16人死亡。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井盖缺失、井盖松动错位等。

窨井“吃人”之疾何以“久治不愈”?新技术又是否能为老问题开药方?

1

不防坠落的井盖仍很多

在多位受访的市政工程专家看来,窨井“吃人”现象屡有发生,原因之一便是受到历史因素的羁绊。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周毅认为,不少城市排水管网及地上窨井建设年代跨度大,“有最近几年新建的,也有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建设的”,因此其健康状况差异很大。许多老旧管网系统的窨井井盖有丢失或破损问题。

除此之外,不同窨井之间,建设水平也因施工年代不同而差异很大。与此次西安男童坠入下水道直接相关的窨井防坠落工作,就存在着短板。

事实上,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就已规定:排水管网窨井盖应当具备防坠落和防盗窃功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修订后的国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21年版也提到了相似规定。

然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副主任李学军直言,国内城市中,还有相当多的窨井仍在使用不具有防坠落功能的老井盖。

周毅指出,许多城市已经在努力尝试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为解决之路设置了不小的阻碍。

首先,这些窨井广布于中国大小城市,缺陷、损坏不容易被发现。李学军称,一个大型城市,井盖数量可能达百万之巨。“井的数量多,分布面广,要把它管理好,这其实有难度的。”周毅说。通常市政管理部门会安排人手对井盖进行巡查,但难免百密一疏,尤其是相对隐蔽处的窨井出现问题的话,就更不易被察觉。

另外,周毅也认为,目前采用的窨井普查和定期巡查有一定效果,但效率也难称得上高。据他观察,巡查井盖风险缺乏“主动筛查”技术——“怎么能够发现哪些位置更重要,哪些位置的隐患更多”,从而适当地将巡检力度向重点区域倾斜。

即便发现了问题,对井盖进行维护、更换也非易事。首要问题,便是“谁来做”。李学军说,目前,国内诸如电力、供暖、通讯等部门都有自己的地下管线与窨井,根据“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权责比较明确,关键在于落实。“你的责任到没到位,你的责任履没履行,谁来监督他,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他说。而具体管理、维护责任落实得怎么样?李学军认为,窨井“坏就坏了”“敞着就敞着了”的事例并不少见,这项监督并不到位。

其次,庞大的工程量也是拦路虎。“我们城市的管网资产其实非常庞大,可能一般人都想象不到有多少。”周毅说,“管网的更新一般是逐步更新的。哪怕每年更新10%,那也得十年才能更新一次,实际上每年还到不了10%。”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一次性地彻底翻新、更换有问题的管网与窨井盖将十分困难,更不必说许多老旧的管网与窨井集中在老城区,而老城区恰恰街道狭窄,设计施工不便,更新也就变得难上加难。

2

国内外的“药方”

事实上,连年“病发”的窨井“吃人”顽疾,也曾使不少城市下力气为其“开药方”。

2013年3月,一名21岁女子不慎坠入长沙市的一处下水道中,随即被急流卷走,下落不明。直到两个月后,遗体才在岳阳市的湘江湘阴段被发现。据人民网消息,此次事故后,长沙市芙蓉区市政公司开始着手安装留泥井、泄水井盖防坠网。

除去装防坠网,全国也有不少城市在长沙事故后开始了全市范围内的窨井隐患排查,并更换具备防盗、防坠落等功能的新型井盖。

合肥就是其中之一。于其时,它曾推广安装窨井“子母盖”。所谓“子母盖”,也就是双层井盖。最上层为母盖,承重达40吨,可保证大型车辆通行;下层为子盖,承重3吨,可在母盖发生丢失、破损的情况下,发挥缓冲、防坠落等作用。

不过,据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鲍越鼎等人的论文,无论是防坠网,还是防坠格板或子母盖,均有其劣势。防坠网一般分为尼龙与金属两种材质。若以尼龙制成,则重量较轻,遇上大雨,窨井满溢,尼龙网容易浮起,脱离窨井。另外,尼龙网较软,行人落于其上,也容易站立不稳再次摔倒。而无论是尼龙或是金属网,都有老化问题,长期使用不更换,行人落于其上,也有可能导致防坠网破损,继而继续下坠。防坠格板或“子母盖”虽可规避防坠网的劣势,是“效果更好的防坠技术”,但安装起来对于原窨井条件要求较高,甚至需要改造检查井后才能安装,价格也更贵。

一些国外的案例或可提供参考。李学军介绍,一些国家将窨井从行车道上挪到了人行道或绿化带上,避免井盖因过多遭受重型车辆碾压而产生破损;还有国家对井盖进行了身份管理,为其编号,不同的编号代表着不同的管理部门,有了编号信息,即便是行人,一旦发现窨井出现问题,就可立即上报给对应的管理部门;另外,也有一些欧洲国家为了防止井盖脱落,将其设计成了圆三角形,“你怎么弄它也本身不会掉下去”,这同样能够减少“吃人”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国内也已经开始尝试一些窨井改造的新思路。一种主要在新城区内尝试的方案,是建设城市管廊系统。该套系统如同地铁一般,在地底打造钢筋混凝土隧道,燃气、电力等多系统的管道被放置在隧道中。李学军介绍,这套设计能够让多个不同系统的管网统一使用管廊的检查井,从而减少在路面挖开的窨井的数量,降低行人坠入的可能性。

窨井问题同样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2020年3月,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出台《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明确盗窃、破坏窨井盖行为可依法以危害公共安全、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定罪处罚。

2020年4月,最高检针对窨井盖治理存在的井盖产权关系复杂、涉及部门多及管理困难等问题,也向住建部发出“四号检察建议”。至同年12月,各级检察机关已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整改问题管井、消除井盖安全隐患约176000余件,更换智能井盖41200余个,安装防坠网、防位移改进装置158300余个。

3

智能井盖可行吗

上述有些方案需要大规模破土动工,在老城区内很难推行。在此之上,李学军还有一个更为宏大的构想:将普通井盖换为智能井盖,并将其纳入一个庞大的智能城市管理系统。

李学军介绍,相较于普通井盖,智能井盖将加装传感器,纳入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管理部门将对窨井、管网等设施的基础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物联、传感技术,管理部门能够监测整个地下管网,包括其附属设施的运行状态。一旦井盖出现诸如被移动了的异常状态,或是管网有跑冒、滴漏现象,就可直接通知管理单位前往消除安全隐患。

智能管理也将延伸至巡检人员。李学军称,这套系统也会设计可安装在手机上的移动巡检终端。城市可安排对管网系统进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负责一片特定区域,持移动巡检终端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辖区内窨井有异常,便可拍照上传系统,安排维护人员修理或是更换井盖。

2021年7月14日,江苏省东海县,工人在路面上安装智慧井盖终端。 (视觉中国/图)

这套系统并未仅仅停留在构想上。李学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包含宿州、北京在内,已经有多座城市开始了此类尝试。宿州市市政设施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也称,宿州市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了智能井盖的更换工作,5年来更换了一万余个智能井盖;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也安装了1227个智能井盖。这些井盖一旦于汛期发生位移、震响、水位异常等情况,智能云端系统会通过短信、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通知相关产权单位进行处理。

然而,针对上述需要大规模投入资金和工程量的方案,一位供职于深圳市某设计院的给排水专家提出了疑问:化解窨井吃人,是否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对在新城区直接修建管廊,他就有保留意见:首先,管廊建设成本高;其次,比起减少井盖数量,管廊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避免因维护、更换地下管道动辄挖开路面上。

智慧城市管理方案同样可能意味着高成本。“因为我们城市经过几十年建设,基本上都形成了,地下管线很多已经铺上了,井盖已经存在了。我们再去大改造的话,可能付出代价就太大。”

他认为,时至今日,治理窨井“吃人”问题,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依然是为所有窨井加装防坠网的“老药方”,一张网“几百块钱就搞定了”。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深圳就曾对窨井做过一次大面积排查,并立项为包括雨水井、污水井等在内的所有窨井加装防坠网。此后,他就很少再听说深圳发生行人坠入窨井的事故。

尽管治理方案尚存争议,但所有受访的市政工程专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历经多年治理,窨井“吃人”现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治理,整体井盖安全状况也有了很大提升。

在李学军看来,有了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与成功范例还远远不够。对一个城市而言,最为紧要的,应当是先将全城的窨井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除安全隐患。例如,淘汰所有不具备防盗防坠功能的老井盖。尔后,再考虑将管网与窨井纳入动态信息系统管理。除此之外,配套政策法规也要跟上,“明确各级责任,落实从监管到运维的责任”,唯有如此,窨井的安全形势方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中国?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轰炸机飞行,机舱内部画面曝光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大熊猫,美媒:最早今年夏末抵达,“充满期待”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吉利胜黄金         诚信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