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大树凋零:现代学术史上的李泽厚先生

时间:2023-12-11 11:08:08  来源:學人Scholar  作者:
 

文|谢志浩,作者授权发布

志浩谨按:犹记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三日,听到李泽厚先生逝世的消息,当天下午,饱蘸感情,一口气录制六个视频,每个接近三十分钟。翌年罹患心梗,加以生性疏懒,因此,追念视频,一直静静地“躺”在电脑之中。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三日,李泽厚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发愿整理出来,奈何,一百八十分钟左右的视频,又令人有些望而却步。多亏学术助手李云飞君,废寝忘食,由视频变换为文字。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宋渠江君校订一过,谨致谢忱。

2021年11月3日12点,谢学友(讲述者自称)在“朋友圈”看到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先生沉痛发布——李泽厚先生于当地时间11月2日早7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家中去世,徘徊斗室,黯然神伤,当即,回复赵士林先生:大树凋零!

殊胜因缘,一直在《百年中国历史人物》选修课上分享自己的“内心关切”,“内心关切”的一个面相,就是流淌着体温的百年中国学术地图。扪心自问,当年为什么会想起来描绘百年中国学术地图呢?细问缘由,应能追溯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在的话呢,人到中年,回首来路,也可以说回顾所来径,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心中分量之重,为什么?因为,无论生命苏醒,精神成长,还是天命所在,文化自觉,也恰恰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1985年到1989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期间,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思想成长史上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就是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不妨称之为生态或者格局;同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食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四年,殊胜因缘,正好赶上了三股热潮,第一个是文化热,第二个是丛书热,第三个是讲座热。三股热潮,纠结缠绕,迅速聚合,形塑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图景。

只要讲到当身历史,就会特别提到那“三股热潮”。“三股热潮”沁骨入髓,刻画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沉淀在内心深处“文化热”究竟怎么一回事?一言以蔽之,“文化热”类似于“觉醒年代”的启蒙运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渐渐消散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不可轻忽,可以说是继春秋战国、魏晋时期、二十世纪“觉醒年代”——新文化之后又一次“启蒙运动”,现在越来越有深切的体会。“启蒙运动”标志性的口号,就是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再一个,“启蒙运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知识更新运动。

▲ 1936年的全家福 右起:父亲、李泽厚、二姑、祖母、弟弟、母亲

▲ 1936年的全家福 右起:父亲、李泽厚、二姑、祖母、弟弟、母亲

现在的石家庄,有一个“城市更新”,包括1975年之前的老旧小区,已经达到D级危房程度,就要有一个更新。“城市更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住房升级和老旧小区改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形成的知识人,一九七八年以来赶上了拨乱反正,赶上了解放思想,赶上了改革开放。此种情形之下,知识人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智,一些学人或著书立说,或编辑丛书,或开设讲座,积极传播学术和思想,以此,走出万木凋零的“中世纪”。在一些学人眼中,“文化大革命”的意涵是——“大革文化命”,因此,历史来到新时期,出现“寻根文学”与“文化热”,就是颇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文化热”一头牵着“传统”,一头连着“现代”,儒家学者眼中的“传统”是“返本”,“现代”是“开新”。返本开新,意在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文化热”所呈现的主旋律是“开新”,就连“中国文化书院”掌门人汤一介先生,其初衷也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大陆学界真正开始“返本”,怕是已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自此,汤一介先生等文化保守主义者适才以一种同情之了解与温情之敬意,看待“传统”。

当然,复旦大学的朱维铮先生与汤一介先生迥然不同,别张一军。说来有趣,朱维铮先生作为“文化热”的鼎力推动者,一九八三年就与《历史研究》主编庞朴先生酝酿编辑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但看待“传统”的眼光和态度,似乎一直停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其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朱维铮入读复旦大学历史系,得到老辈学者周予同先生之真传,深谙中国经学史,若论“传统”功底,朱维铮自是当仁不让。但朱维铮先生“我自岿然不动”,就是不买“传统”的账,中山大学袁伟时先生,还有北京大学李零先生,皆为朱先生的同道。

朱维铮先生也许窥见中国“传统”有太多“坏”的方面,因此,绝不可能像徐复观先生一样,看出“传统”“好”的方面,面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潜滋暗长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说,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传统”倘若有如此之多的“好”东西,岂不早就“走出中世纪”,实现了现代化!说一千道一万,“传统”犹如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吾辈研究“传统”正是为了反思“传统”和批判“传统”。看起来,朱维铮很不满意“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所做的批判;不过,诸君可不要会错意,朱维铮很不满意,意思很明确——不是撤回和否定“文革”对“传统”的批判,而是,“红卫兵”对“传统”的批判,只会“戴大帽子”,“一哄而起”,“打砸抢烧”,留下一地鸡毛,怎么也“批”不到点子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维铮先生看待新儒家诸位老辈,比如,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钱穆,天生欠缺一种同情之理解与温情之敬意。之所以如此,刨除个人际遇,大体与时代相关。朱维铮一九三六年出生,属于第四代学人,这一代学人是新文化之子,耳濡目染,不能理解,也接受不了老中国的“道统”、“政统”和“学统”,理有固然;第四代学人是沉郁顿挫的一代,尊师重道,谨言慎行,不适应“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的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成为李希凡和蓝翎那样的“红色狙击手”,怎么可能为新中国“学统”的建立而添砖加瓦呢!

因此,第四代学人的“天职”,就是“批判”以考据为根底的“旧学统”,“建立”以义理为皈依的“新学统”。就朱维铮而言,向老辈学者周予同先生学习中国经学史,不管是否写过文章“批判”过周予同先生,但,“批判”“旧学统”的初心,终其一生,一直都在。试想,就连以周予同先生为代表的“旧学统”都不认可,朱维铮先生能认可那个与“旧学统”相匹配的“旧道统”和“旧政统”吗!第四代学人脾气秉性各异,但,不妨碍彼此拥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之为“学术界的战士”。朱维铮先生的初心,绝对不愿意看到马一浮那样的“国师”重现江湖,“传统”若不批倒批臭,极有可能,借尸还魂,历史极有可能复辟倒退。读至此处,诸君也许颇为不解:难道当今之世,还有人要做“国师”不成?!

▲ 李泽厚夫妇与钱学森 1985年摄于北京和平里九区1号

▲ 李泽厚夫妇与钱学森 1985年摄于北京和平里九区1号

李泽厚先生去世之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博士,发表文章,表达怀念之情,第一时间阅读一过,并没有更多的不适之感。陈来博士在文章之中,张贴了一帧颇具历史意义的照片,陈来博士披露——该照片拍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主编——甘阳在香港结婚现场,照片显示,陈来博士与李泽厚先生同坐一桌。陈来博士之所以十分喜爱这张照片,就在于照片的特别之处,不是陈来博士出席朋友甘阳的喜宴,而是,恰巧拍照之时,李泽厚先生在说:中国哲学,陈来第一。

二十世界八十年代初,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同事奔走呼吁成立中国文化书院,一九八一年获得哲学硕士、留系任教的陈来,与汤一介、李中华、魏长海、王守常成为同事。汤一介、李中华、魏长海、王守常四位老师,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书院的“基干民兵”,原以为发起人里边会有陈来,后来发现,陈来没有参与。陈来在北大哲学系攻读学位期间,“看”的是冯友兰先生的书,“听”的是张岱年先生的课,冯友兰先生和张岱年先生两位老辈领衔,呼吁成立“中国文化书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博士生——陈来,照理无论如何,也会有所表示。

话说,张岱年先生的高足——陈来博士自称,“因为1984年我还没毕业,就没有参与”,也算给出了一个理由。陈来一九八一年硕士毕业,留系任教,属于北大哲学系的“大师兄”,也就是说,陈来已经在燕园落户,具有了教师身份;另一方面,陈来还是一位博士生,忙于朱熹哲学研究,偶有闲暇,帮着冯友兰先生查询资料,校阅书稿——《中国哲学史新编》。陈来颇有“闭关”的功夫,一九八五年“文化热”如火如荼之时,忙着博士论文答辩,一九八六年,把博士论文交给出版社之后,开启了哈佛大学为期两年的学术访问。颇有趣味的是,北大哲学系教研室同事筹备中国文化书院,他不为所动,不去参与;同一时期,反倒积极加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如此“舍近求远”,未免有些不合常理,绝非一句“这种选择,有一定的偶然性”就可以令人释然的。

陈来原本是一名工科生,一九七六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工科生的思维特点,大体有几个方面,抽象思维能力很强,更倾向于进一步的演绎和推理,注重逻辑性和科学性,更关心实际的效果和成果。应该说,早期的陈来与张岱年先生绵密细致的学术风格,颇为契合,因此,跟着张岱年先生攻读博士生,十分畅快。殊胜因缘,在业余时间帮助冯友兰先生编纂《中国哲学史新编》之时,陈来博士对于冯友兰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立身行事,颇有所悟;再加上恩师——张岱年先生的人生际遇,命途多舛。何去何从,陈来博士,心知肚明,心领神会。

众所周知,冯友兰先生终其一生流淌着强烈的“紫禁城情结”,此种情结,冯友兰先生的堂妹夫——张岱年先生不曾有过,侄女婿——任继愈先生不曾有过,奇妙的是,帮忙查询资料的陈来先生,与冯友兰先生,莫逆于心,因此,冯友兰先生为曾经的工农兵学员——陈来博士,命字为“又新”,冯友兰先生的文化使命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陈来博士对于“阐旧邦以辅新命”默契于心,可以说在冯友兰先生“接着讲”的基础之上,再次“接着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陈来博士——“又新”先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满足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同事——汤一介先生普通的一般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陈来博士说“我是打通五千年的,不是只做这一千年的。我想对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从头到脚做通贯的研究。我的视野也是面对全世界的,在一个广大的学术社群里来回应他们的挑战,突出中国学者的学术地位。”陈来很早就有一种自觉,以至于回首往昔,不仅能够坦然面对1969年至1976年长达七年的“兵团和大学的两段岁月”,而且,还可以“正面观察”艰辛的知青岁月和苦涩的工农兵学员生涯——“让他的理解能力得到系统训练,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后来的学术道路做了铺垫。”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陈来博士作为“路思基金学者”前往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访学,“洋插队”相较于“土插队”,虽然没有那么艰辛,但是,更为要命。旅居异国,如此强烈的文化冲撞,引发了震撼性时刻,中国大陆第一位哲学博士——陈来,如何快速确立自己的文化“准星”,可以说迫在眉睫。一九八七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新时代的中国”国际研讨会,陈来博士提交论文——《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做出了一个大胆预判——“传统思想复兴的最大条件就是现代化”,可以窥见,陈来此时已经确立了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回到故国,陈来博士一以贯之,不到万不得已,绝少主动参与汤一介先生牵头的中国文化书院所举办的活动。各位注意啦:不主动参与中国文化书院活动是一回事,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文化关切,以及坚韧的“保守主义立场”则是另一回事!陈来博士悬鹄甚高,尤其是二〇〇九年前往水木清华,主持国学研究院以来,深入挖掘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传统,登高望远,更上层楼,自此,道统政统学统,达致“三位一体”,终于成为大陆新儒家之掌门人。

陈来

李泽厚先生与北大哲学系五十年代的“学长”——汤一介教授和七八十年代“学弟”——陈来博士,时相过从,一贯秉持“齐物论”思想,进行等距离交往。陈来博士之所以如此看重甘阳喜宴的照片,问题的关键是:李泽厚先生当着一桌子嘉宾,称赞“陈来是研究中国哲学的第一人”。试想:如果“陈来是研究中国哲学的第一人”此话不是出自李泽厚先生之口,那么,陈来博士,还会那么器重这张照片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中正平和的陈来博士,其实,内心深处,大有深意存焉!就百年中国学术图景而言,陈来博士可说是含着“通灵宝玉”出生的:第四代学人之中,李泽厚先生是中国思想史第一人;第三代学人之中,恩师张岱年先生是中国哲学史第一人;第二代学人之中,冯友兰先生又是中国哲学史“特殊独一人”。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自己的导师张岱年先生与李泽厚先生不大对付,一点不影响陈来博士与李泽厚先生的交情。试想:如果陈来博士注重“师门”,那么,遇到李泽厚先生,即便不能退避三舍,也不会主动跟李泽厚先生打交道。陈来博士,多亏了出身工科,理性战胜了情感,这样,不仅照样打交道,而且,还很重视酒酣耳热之际李先生的赞美之词,因为,陈来博士深知——李泽厚先生这位“文化地标”的分量之重。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因缘,也容易为一般人所忽略:新儒家的两位经典人物——梁漱溟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临终之际,一位见识高远,卓尔不群的旷世哲人——李泽厚守护身边,聆听遗言。冯友兰先生临终之际,跟前来探望的李泽厚说:“中国哲学将大放异彩”;甘阳盛大婚礼之上,李泽厚当着同桌嘉宾说——中国哲学,陈来第一!陈来博士将“方死方生”的两个历史性场景接续在一起,皆视为“有意味的形式”,此中况味,不言自明,薪尽火传,此之谓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三股热潮,方兴未艾,尤其在中国学术文化的风暴眼——北京,更是波澜壮阔,蔚为大观。现在“水落石出”,回望那个年代,就会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其实有几位“文化符号”,也可以说是标志性人物。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汤一介、庞朴、李泽厚、朱维铮、姜义华、李华兴、冯天瑜诸位先生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时之选。

李零先生说,七十年代开花,八十年代结果,所指的是一九五〇年代出生的“红旗下的蛋”——也即百年中国学术地图的第五代学人——知青一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的“枢纽人物”,汤一介(1927—2014),庞朴(1928—2015),李泽厚(1930—2021),李华兴(1933—),朱维铮(1936—2012),姜义华(1939—),大体属于第四代学人,只有冯天瑜(1942—2023),属于第四代半学人。汤一介、朱维铮、李华兴、姜义华和冯天瑜,拥有同一个特征——六十年代开花,七十年代结果。

庞朴(1928—2015)和李泽厚(1930—2021)两位先生在第四代学人之中,十分颖异,可以说,五十年代“开花”,五十年代即“结果”。庞朴先生一九五六年出版《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俗读物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谈谈客观规律》(湖南人民出版社);李泽厚先生一九五七年出版《门外集》(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堪称新中国学术界两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文化符号”。庞朴与李泽厚两位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争分夺秒,著书立说,不仅成名甚早,而且为新中国“学统”之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庞朴与李泽厚,得风气之先,庞朴先生一九八二年率先撰文——《应该注意文化史的研究》,依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可谓“预流”,一举成为“文化热”的领军人物;李泽厚先生更是因其《美的历程》,洛阳纸贵,风靡一时,从而成为“文化热”之精神领袖。

“三十年为一世”,蓦然回首,我大学毕业已三十二年。现在的莘莘学子知道李泽厚先生之名的恐怕不多,非常非常少,何也?无他,时移势迁,与世推移而已!“故园三十二年前”,如果“穿越”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李泽厚先生属于大学生的“全国粮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文科宿舍,自不必说了,理科宿舍,《美的历程》,也不少见。

不是不明白,世界变化快。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言外之意,变则能通。其实,“变”的话,既可能往好的方面变,也可能往坏的方面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呢,给人感觉,属于浪漫主义者,或者说理想主义者。大家觉得“变革”必然带来物质利益之提高,也必然带来精神生活的改观。那个时候,“变革”属于大家伙的期望值,殷切期望的社会图景,觉得是向上的,向善的,向美的,向好的。回首来路,就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四十三年了,这里边既有好的可资荣耀的东西,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坏的令人羞愤的问题以及一些失败的教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形塑”时代精神风貌的几位文化大家——庞朴、汤一介、李泽厚、朱维铮、姜义华、李华兴、冯天瑜。李泽厚先生更以其在人文学科的广阔领域,信马由缰,纵横捭阖,跨越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鲜活的思想文化营养,从而成为众望所归的一位文化地标式人物。如果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一部文化史,学术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术地图,核心人物便是李泽厚先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确实,现在年轻人了解李泽厚先生的不是那么多,甚至,可以说相当少,“怨”不得年轻人,如果非要“怨”,那么,也要“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人——现今学界的“中流砥柱”,牵挂的不是“项目”便是“课题”,以至于忙得都忘记了把李泽厚先生介绍给当代年轻人!

条条大道通罗马!其实,也还有路可循:一些学友通过阅读美学著作,去了解,去接近,去体会李泽厚先生。因为,按照现在的学术分科,李泽厚先生归属美学界,也就是,一位学友阅读美学书,要了解美学,无论怎么着,也绕不过去——李泽厚这么一位大家,李先生可超而不可越;一些学友阅读思想史,也会遇到李泽厚先生,毕竟,《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在那里摆着;还有一些学友,阅读哲学书,无论“西哲”还是“中哲”,早晚也会涉及《批判哲学的批判》和《论语今读》。这样下来,得出结论——有人觉得李先生是一位美学家,有人觉得李先生是一位思想史家,有人觉得李先生是一位哲学史家。三种印象,固然不错,但失之于偏。如果没有通识,在学术分科时代,易造成盲人摸象。

李泽厚先生去世了,再过几日,举行葬礼。李泽厚先生这么一位思想文化巨人,即使“盖棺”,也未必能有一个“定论”。现在,不妨回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先生在那个时代的文化分量,做出的卓越贡献,理当在“盖棺之际”得到一个公允的评价。

谢学友认为——李泽厚先生是1949年以来一位学术文化巨人,也是1978年——改革“元年”以来一位文化学术地标式人物。李泽厚先生的地位,说一句也许不是那么恰当的话,1949年到2021年,七十二年,李泽厚先生是一位屈指可数的卓越思想家,“李泽厚先生是一九四九年之后一位卓越的思想家”的“知识产权”,并不来自本人。不论“线下”还是“线上”,切磋琢磨,秉持一个原则,也就是说——不掠人之美,这种观点出自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之口,钱理群先生说出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界好多人的心声,也包括本人,真的表达了大家的心声。

如果说在钱理群先生“李泽厚先生是一九四九以来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这句话的基础之上,向前推进,那么,回首来路,回首已是百年身,回眸一百多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图景,也就是学术地图,找到一位与李泽厚先生旗鼓相当的大家,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第一链接——想到的是“清末民初”的梁任公,也就是梁启超先生。梁任公是一位“亦政亦学”的老辈,摒除“亦政”的方面,不妨从学术和思想方面,也就是“亦学”的角度看,梁任公是清末民初“觉醒年代”之前的一位思想导师。李泽厚先生的历史定位,也是一位思想导师。如果说梁任公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一些人就会联想到“新文化”。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若要联想的话,一些人觉得是“觉醒年代”里边某位先生。最好不要从“觉醒年代”里边找,如果非要找,不管是否“出镜”,也应该是梁任公,而不应该是新文化圈子里的鲁迅啊胡适啊,梁任公是新文化圈子里的思想导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先生对于一九五〇年代出生的“新三级”学人而言,就等于起到思想导师这么一个作用。赵士林先生第一时间发布李泽厚先生逝世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朋友圈”以及“微信群”,滚动播出,纷至沓来。因此,不无感慨地跟女儿妞妞说:一些学人在朋友圈里,平常没有“苏醒”,不是“小憩”就是“长眠”,结果,听闻李泽厚先生去世,一骨碌儿爬起来,现在“惊蛰”,“苏醒”了,纷纷表达对李泽厚先生的哀悼之情,致敬李泽厚先生,喝水不忘掘井人,此情此景,绝非偶然!

实际上,李泽厚先生起到了与梁任公先生这么一位思想导师相似的作用,李先生学术思想含量,所起到的文化自觉作用,这是使命,这是天命之所在,一位了不得,不得了的人物!再过二三十年,也许对李泽厚先生在这个时代所起的作用,可能看得就更加清晰了。敞开心扉,不吐不快,先把这个话放在这儿——回顾百年,李泽厚先生与梁任公先生一样在思想文化学术方面,是一位文化巨人,一位思想导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西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回望那个曾经孕育了近代大学、城市自治、市民社会的“旧社会”,秉持“二分法”,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视之为“黑暗的中世纪”。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新文化运动以后,回望梁任公,一些人觉得,老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君主立宪派,最初,跟着恩师康南海——康有为“保皇”,后来,民国肇兴,尽管与时俱进,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十”年,又有一些新生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不就是“觉醒年代”嘛!此处所谓的“新生力量”,其实,就是百年中国学术地图的“第二代”。“觉醒年代”并非空穴来风,“第二代”也绝非横空出世,成长过程之中,不可能没有得到过老辈的滋养,严复、蔡元培、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这些哺育“第二代”的老辈,即现代意义上百年中国学术地图的“第一代”。

仔细想来,我致力于描绘学术地图,如果探问初心的话,追本溯源,萌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心中想画一个百年中国学术图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当中,可以给“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注入能量,提供补给,首当其冲,当然是文化地标——李泽厚先生!李先生提供精神滋养,恰如井喷,汩汩而出——《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走我自己的路》,真的是!现在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回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值青葱岁月,还在大学读书,可以看一看,都是吸收着、汲取着、吸吮着李泽厚先生所提供的思想滋养,真的是这个样子。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几代知识人的分析,大处着墨,恰如黄钟大吕,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际遇和心路历程,历历在目,如在眼前。字里行间流淌着真知灼见,况且,还以那么优美之文笔,不妨补写一句,李泽厚先生是新中国一位罕见的“文体家”,犹如民国时期的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读过一遍,若触电焉,如饮醇醪,如饮琼浆。谢学友正是站在巨人——李泽厚先生的肩膀上,产生一点心得或者说见解,最后,慢慢形成流淌着体温的中国百年学术地图或者说图景。

百年中国学术地图的第一代,中国真正文化意义上的“觉醒年代”,并不是《青年杂志》创建以后的“新文化”,或者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化上才有一个真正的觉醒。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依照梁任公的说法,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社会变革,可以说依照着“器物”——“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的节奏前行。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知与行,逻辑与历史,应该是统一的。回眸激荡的百年史,的确是这么一回事。也就是说,洋务运动是“器物”方面的变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无论改良或革命,皆为“制度”方面的变革,从此以后,中国萌生了一种内生的动力,即变革的动力;与此相伴随,辛亥革命上溯十五年,下延五年,《青年杂志》创刊之前的二十年间,刊物啊,报纸啊,书局啊,此起彼伏,雨后春笋,梁任公先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舆论界的巨子啊!

不少人读了梁任公先生的“新民体”,感触颇深,若触电焉,阅读梁任公往往构成仁人志士一生之中知识性、思想性的震撼性时刻。梁任公先生和他的恩师康南海——康有为,严复先生,蔡先生——蔡元培先生,谭嗣同先生,章太炎先生,还有罗振玉和王国维两位先生,皆为百年中国学术地图当中“筚路蓝缕”的一代思想文化巨人。同时薪火相传,又滋润了“第二代”,也就是“发凡起例”的一代,实际上,新文化运动中很多人,陈独秀、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李守常、刘半农、胡适、梁漱溟,怎么样?这都是“发凡起例”的一代,中国学术地图上的第二代学人。新文化阵营后来产生分化,一部分人“亦学”,比如钱玄同、刘半农;一部分人“亦政”,比如陈独秀、李守常;一部分人,“亦文”,比如周树人、周作人;还有一部分人,“亦学亦政”,比如胡适、梁漱溟。不管从事什么,都离不开政治,比如周氏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树人有三个称号——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周作人在抗战时期,附逆成为最大个头的“文化汉奸”。

还有一说,“第三代”学人大概都在1910年左右出生。张岱年先生1909年出生,钱钟书先生、费孝通先生1910年出生,季羡林先生1911年出生,这都可以说是百年中国学术地图上第三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人。第三代的风格特征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承上启下”,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三代学人的学问思想相对成熟之际,人到中年,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人生的“上半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之时,1909年出生的张岱年,正好40岁;钱钟书先生、费孝通先生,还都不到40岁,39岁,季羡林先生才38岁。1949年之后,出现一个政治与学问之间的“新生态”,或者说“新格局”。新中国之所以“新”,新道统,新政统,新学统,新文统。这个“新”的东西,往往与民国反其道而行之。

也就是说,历史到了“第三代”学人,就有意思啦!一部分东西,到了新中国,还可以接着用,比如,文史哲这一方面,固然,离不开“礼崩乐坏”的格局和“西学东渐”的大势,但是往往流淌着中国自身的体温,新中国也要“古为今用”,也要“推陈出新”。新中国的学术文化肯定跟民国年间的“新汉学”大异其趣,新中国的“道统”既然是——马克思主义,那么,学术文化所呈现的风貌,不妨称之为——“新宋学”。民国主流学界讲究“考据”,新中国主流学术则讲究“义理”。民国所看重的“兰克史学”,与乾嘉学派有异曲同工之妙;新中国所信从的“马克思主义”与“义理”之学,颇有汇通之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总比从小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更有气象和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部分东西,恐怕都很难“用”了。比方说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其中,社会学作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很早就被剔除历史舞台,以至于一度摁上了“暂停键”,进入冰河时期,1949年到1979年,三十年的时间,三十年为一世啊,大陆没有社会学;宝岛台湾虽然保留了一点社会学的根苗,但社会学的发展也十分缓慢。然后,社会学的兄弟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呢,实际上,学术自主性、风格特征、学术个性,也受到了强烈的时代塑造。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没有被作为资产阶级伪科学,也没有被摒弃,但是,也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和扭曲,以至于三十年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也没出什么杰出的名家和大家,此种情形,不妨从时代际遇,而不是从学者自身去寻找答案。

但是,与社会科学相映成趣的是,某种程度上,新中国一直在发展人文学科。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受到抑制,人文学科实际上还在发展。1949年之后的不少运动,都是“文科运动”,或者说是“运动文科”,也就是政治和学术之间的这种纠结,政治和学术之间的这种冲突,政治和学术之间的这种缠斗,塑造了新中国人文学科的学术图景。在这种情形之下,运动治国,用政治运动,用文化和学术的“大批判”来开道,大破大立。毛公不是说嘛,“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实际上,“破”字当头,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形:第一,也许可以“立”在其中;第二,“破”则“破”矣,但是“立”却没在其中。比方说,资产阶级政治学,资产阶级经济学,资产阶级法学,“破”了,或者没有“立”起来,或者,虽然“立”起来了,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文史哲与社会科学,颇为不同,“破”的同时也有某种程度的“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风起云涌、云蒸霞蔚的美学大讨论,使得美学不仅能“立”起来,而且,放眼文史哲,还是“立”的最好的一个学科之一。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的一位读书种子——李泽厚,正是在美学大讨论的热潮之中,崭露头角,应运而生,进而成为与老辈学者——朱光潜、宗白华并驾齐驱的一代美学大家。

(讲述:谢志浩;整理:李云飞;校订:宋渠江。2023年12月9日13:19书菜楼)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中国?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轰炸机飞行,机舱内部画面曝光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大熊猫,美媒:最早今年夏末抵达,“充满期待”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吉利胜黄金         诚信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