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吉诚首页
新闻资讯
下载中心
影视频道
网上商城
FLASH频道
图片频道
文章中心
分类信息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文化艺术
古玩收藏
藏品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曾经的安徽第三城,要全面融入南京了
时间:2024-04-05 12:42:13 来源: 作者:
住在马鞍山,工作在南京”
曾经的安徽第三城,要全面融入南京了。
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出台《关于全面融入南京的若干举措》(下称《若干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若干举措》提出的对接内容包括干部能力提升、产业协同、科创人才、规划对接和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六个方面,共计26项举措。
对于马鞍山最新动作,当地媒体指出,“全面”是一个重要关键词。据了解,《若干举措》不仅在产业协同、科创人才、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要推进深入合作,而且每年还要选派若干年轻干部赴南京“跟班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举措》还提到,“将融入对接南京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年度考核和月度考核”。马鞍山融入南京的诚意和决心,可见一斑。
很长时间以来,地处苏皖交界地带,北西南三面被安徽“包围”的南京,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徽京”。马鞍山官宣全面融入南京的举动,自然又一次让不少人产生遐想。
那么,马鞍山为何要全面融入南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马鞍山城市风光。图/图虫创意
“全面融入”
“对接的六个方面共有26项举措,全面而细致,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当地官媒对于《若干举措》的总体评价。
这份详细列出了26项行动计划的文件,着眼于进一步深化与南京的合作关系。以产业协同为例,《若干举措》提到,聚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及元宇宙等产业,加大数字经济招商力度,推动马鞍山软件园与江苏软件园开展深度合作,联合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为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执行,《若干举措》还提出,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融入对接南京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年度考核和月度考核,提高载体和部门对接南京工作成效的年度考核权重。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马鞍山全面融入南京,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两座城市虽然不属于同一个省份,但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南京对马鞍山的经济辐射,远高于安徽省会合肥对它的辐射,主动融入南京符合区域经济互相融合发展的规律,对于马鞍山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与不少资源型城市一样,马鞍山靠钢铁起家,2017年、2018年,一度跻身安徽经济“第三城”,但近年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排名有所下滑。
马鞍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马鞍山GDP为2590.55亿元,在安徽16个地市中排名第六,位居合肥、芜湖、滁州、阜阳及安庆之后;GDP同比增长5.7%,增速未能跑赢5.8%的全省平均水平。
马鞍山市政府决策咨询委课题组曾对马鞍山的产业定位做过专题调研,研究指出,马鞍山产业结构存在几个主要问题,比如工业内部结构单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等。以钢铁为主业,马鞍山试图通过打造产业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等形式来丰富多元化布局,但收效不佳。
专题调研还提到,由于将发展重心更多放在钢铁产业上,马鞍山还错失了一部分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也没有培育起新的竞争产业。随着这些年大宗贸易波动影响,马钢经营显露疲态,马鞍山发展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
2019年7月,《中共马鞍山市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曾披露,安徽省委巡视组向马鞍山市委反馈了“东向发展行动迟缓,跨江发展力度不强”的问题。
反观同样毗邻南京的兄弟城市滁州,近年来,承接了南京大量的产业转移和科创辐射,培育出先进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经济体量迅速超过省内其他城市,成为安徽排名第三的经济大市。同为南京近邻的马鞍山,经济发展压力可想而知。
马鞍山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曾明确未来发展目标任务:到2027年“总量争进位、人均双第一”,GDP进入全国百强、全省前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居全省第一。今年,马鞍山将经济发展目标设定为:“GDP增长7%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全面向南京“靠拢”,是马鞍山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赶超进位的关键。
据当地媒体报道,马鞍山市发改委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表示,2024年,马鞍山市将进一步融入南京、深耕南京,以同城化思维建设区域发展共同体。
南京都市圈示意图。图片来源:南京市发改委
作为南京、合肥都市圈“双圈城市”,马鞍山与南京距离更近,从马鞍山乘高铁到南京南站仅17分钟,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40多分钟,陆路与南京有10条快速通道互联互通。
正在建设的宁马城际铁路(南京S2号地铁线)计划2024年实现“桥通”“轨通”,2025年具备试运营条件、开始试运营。项目建成后,马鞍山和南京两市中心城区之间,可通过地铁实现30分钟直接通达。
而根据《马鞍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除了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未来将在和县、市区、博望三个方向实现和南京的轨道交通对接。
事实上,近年来“住在马鞍山,工作在南京”,已成为当地不少人的日常。据悉,自2017年马鞍山开通到南京的“早七点”高铁,已经成为不少上班族跨城通勤的“班车”。
马鞍山交通运输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每日从马鞍山东站往来南京的客流约1.2万人次,通过宁马高速往返宁马的车辆约2万辆次。同时,南京大数据平台显示,每天到宁离宁的人数排名中,马鞍山位居前列。
马鞍山的区位条件,无疑为其全面融入南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马鞍山离合肥很远,离南京很近,这是当地人经常讲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马鞍山和南京的融合是有历史传统的,从区域经济发展上看,马鞍山全面融入南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
双向奔赴
“马鞍山离南京太近了,加上南京又是省会城市,能不亲近吗?”马鞍山正式官宣“全面融入南京”后,一位当地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如是说。要知道,当地不少人可能没有去过省会合肥,但南京却是他们常来常往的城市。
事实上,全面融入南京并非马鞍山的一厢情愿。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马鞍山和南京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
回溯历史,1986年,马鞍山即加入南京都市圈的前身“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
2000年,江苏省提出打造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联合体“南京都市圈”。次年3月,江苏省内南京、镇江、扬州,以及安徽马鞍山、芜湖、滁州六城就共建南京都市圈达成共识。之后,江苏省发布了《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
2007年之后,每年一届的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都会按时召开,“区域经济联合体”成为都市圈的发展目标。都市圈成员城市从交通、物流、金融、市场、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
从2013年开始,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升格为党政联席会议,为都市圈各城市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中国首个跨省都市圈,覆盖苏皖两省多个城市,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以及溧阳市和常州市金坛区。
据报道,由于地缘上的接近,为了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和对接长三角区域,马鞍山一方面保持了钢铁主业的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方位承接苏浙沪的产业转移。
2021年,马鞍山甚至特别成立一个新区——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我们的省外投资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沪苏浙,而其中一半是由南京贡献的。”
2023年12月,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足见马鞍山与南京联系之紧密。会议强调,推动南京都市圈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可以说,马鞍山不仅见证了南京都市圈的一步步壮大,协同参与的过程中,也享受到都市圈“同城化”的辐射。但马鞍山与南京之间深度合作,显然还有巨大空间。
作为江苏省省会、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2023年GDP为1.74万亿元,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牛凤瑞提到,南京经济体量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科教文卫资源也具有优势,经济辐射范围除了江苏省内,也包括马鞍山等省外毗邻城市。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单打独斗早已不是城市发展的最优选择,“借力”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马鞍山主动融入南京的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马鞍山拥有毗邻南京的天然优势,资源互补、协同发展有助于马鞍山完善自身产业结构,实现破局。
普遍认为,随着马鞍山宣布全面融入南京,并出台一系列细化对接政策,原本就联系紧密的两座城市,深度融合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在业内专家看来,马鞍山全面融入南京是一场“双向奔赴”。曾刚提到,马鞍山以钢铁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怎样更好地与南京优质的科创资源进行对接合作,让自身的产业发展获得更好的科技支撑,进而推动自身的产业升级,非常重要。
“反过来,如何让自身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扩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范围,进而升级南京的科技服务业,是南京需要直面的问题。”他说。在他看来,通过与包括马鞍山在内的都市圈内成员城市展开深度合作,建立更好的产业合作关系,能为南京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服务业的升级创造有利条件,“这对南京也是有好处的”。
曾刚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南京最近几年比较尴尬,山东济南跟莱芜合并以后,南京成为中国首位度最低的省会城市,所以南京现在极力想要提升城市首位度,甚至有声音说能不能把镇江全域或者一部分并入到南京。
曾刚表示,“调整行政边界,国务院是严格把关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说,在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动跨区域合作,比原来简单的扩容,更加长远,更加重要。
如此一来,如何破除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就十分关键。
此前,一份解析南京都市圈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曾指出,“参与南京都市圈的合作发展对马鞍山来说是经济起飞的契机,但是碍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南京对于马鞍山的投资、贸易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制度问题。”
牛凤瑞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鼓励相关城市融入都市圈上,安徽是走到全国前面的,而且有一些大手笔的动作。比如,2023年8月,安徽发布重磅文件宣布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就提到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牛凤瑞说,马鞍山和南京的距离比省内很多城市都要近,但跨省全面融入南京客观上确实也存在一定的行政障碍,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消除行政壁垒。
曾刚提到,推动干部之间的交流,是破除行政壁垒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他说,推进干部的交流有利于消除隔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有利于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干部的能力和服务质量,《若干举措》明确,市县两级每年选派若干具有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赴南京市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跟班学习,建立“学用转化”工作机制。
在专家看来,马鞍山全面融入南京,轨道交通上的连通非常重要。曾刚说,同城化有很多方面的标志,但从交通方面来讲,轨道交通(地铁)是最直接的,轨道交通连的话,公交系统、结算体系就必须有相应连通,就让双方更加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在曾刚看来,城市之间跨越行政边界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处理好权、责、利的关系。
值得一提,一直以来,网上关于“马鞍山并入南京”的说法从未间断,马鞍山提出全面融入南京之后,这样的声音再度出现。
但正如曾刚提到的,调整行政边界,国务院是严格把关的,更何况涉及跨省合并。就如同南京被戏称“徽京”,“马鞍山并入南京”可预见的未来也只是个笑谈而已。
作者:孙晓波
编辑:蔡如鹏
运营编辑:肖冉
责任编辑:丁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吉诚首页
|
关于吉诚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吉诚地图
|
免责声明
|
吉诚移动端WAP
Powered by
JichengCMS
7.5
© 吉诚信息科技主办 版权所有:宜兴市吉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排名
2012-2024 苏ICP备14007481-1号
JichengSoft Inc.
吉利胜黄金 诚信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