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如果机器人越来越像“人”了,会怎么样?

时间:2024-04-08 13:38:09  来源:  作者:
文 / 巴九灵
“一个自然人或许都需要拥有一两个人形机器人。未来,全球的人形机器人数量有望达到100亿台到200亿台。”
2023年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语出惊人。他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超过新能源车,甚至是传统燃油车。
当时的我们并没有在这个行业看到一个清晰的轮廓,波士顿动力的Altas、特斯拉的Optimus也没有在公众舆论中产生太大水花。然而进入2024年,人形机器人的新闻突然加速般地进入到我们普通人的视野。
就在前两天,有爆料称,已经宣布不造车的苹果公司,正打造一种可以跟随用户在家中走动的机器人,该项目被评价为苹果的“下一个大事件”。
再往前看,2024年3月,英伟达“GTC开发者大会”上重点提到了人形机器人,并发布GROOT机器人通用基础大模型。
同月,美国初创企业Figure估值达到26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这家公司还发布了一个视频,在外网刷屏了:
机器人仅仅通过人类的口头指令,就能递给人类苹果,将杯子放到沥水架上,并和人类对答如流。其精细的操作和理解能力,得益于“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和OpenAI大模型的支撑。
而让咱们中国网友最直观地感受到人形机器人所带来的震撼,是今年1月初,斯坦福大学一个研发团队打造的名为Mobile ALOHA机器人。
视频里,这款机器人化身“大厨”,切菜、打鸡蛋、撒葱花、翻炒,甚至装盘,做出了滑蛋虾仁、干贝烧鸡、蚝油生菜三个中国菜。它还能擦桌子,塞枕芯,收纳衣服。
图片
图片
ALOHA机器人炒菜 图源:网络
讨论逐步升温之际,科研团队又放出了一段视频。
做菜时,它经常把握不住火候,烧黑了平底锅,手臂也不稳,锅碗瓢盆经常掉在地上。它完成很多复杂动作,其实都依赖人在现场的操控。拿掉“滤镜”的机器人又是如此憨态可掬。
最令人惊讶的是它的价格:这款机器人的成本只有3.2万美元。
尽管它在视频中“丑态百出”,大厨精进之路还很长,但没人敢轻视技术的长期作用。2024年,人形机器人的“百花齐放”,给了我们一个“赛博朋克式”的幻想。
图片
图片
像这些能通过指令递物品、能炒菜的机器人,业界称为服务机器人。
自20世纪中期起,规模化生产的需求推动自动化技术发展之后,机器人产业逐步繁荣起来。按应用的场景来分,共有三大种类。
◎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机械、化工等制造业领域,主要功能是焊接、码垛、喷涂和切割。
◎ 特种机器人,是替代人类,在军事战争、自然灾害等残酷、高危的环境中进行作业。
◎ 第三类,就是本文叙述的重点,服务机器人。它既可以服务家庭与个人,也可以用在公共服务中。前两种机器人之外的应用领域,都属于它。
文娱作品塑造了中国人对服务机器人的想象与感知。
1996年,由冯小刚编剧的《机器人趣话》登上春晚,蔡明扮演的颇具日式风格的机器人女友,拥有家庭型、娇媚型、温柔贤惠型等多种选择模式。这个颇具科幻气质的小品,在当时算得上前卫。
图片
图片
《机器人趣话》视频截图
那时,日本与美国的高校与企业,研究服务机器人已经有20年。
据一篇论文所讲,在2000年之前,“服务机器人产品多以人形或生物仿生为基本形态,注重物理载体和机械动作,服务能力比较单一,主要以代替人类繁重或单调的体力劳动为主,如搬运、清洁等。机器人感知能力弱、交互能力差,工作中对场地和人员数量都有一定限制”。
2024年年初,还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3》上映,舒淇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位机器人女友,主打人工智能。这个时期的服务机器人,如果不提“AI”,在公关宣传上就属于失职。
文艺作品所编织了机器人之梦。现实中的服务机器人,则在缓慢、曲折地去靠近这个梦。
机器人从早期利用存储器记忆指令,到利用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再到现在追求人类的智商和情商。它的技术演进之路说来简单,它就希望自己像个人。
最像人的,就是人形机器人。科技巨头都押注了此赛道。
去年底,国内企业优必选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特斯拉推出了“擎天柱”,它的远景目标是服务千家万户,比如修草坪、做饭、照顾老人,通过视频来看,它目前能完成蹲、搬运箱子、浇花、叠衣服等简单的动作。
图片
图片
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图片
图片
中国首台烹饪机器人,按照《中国青年报》2006年的报道,是由国内两所大学联合研发的“爱可”机器人。它出现在深圳的一个展会上,像一台冰箱,掌握炒、爆、煸、烧、熘等技法,能做60多道中国菜,你只需要把原料放入机器中,便能自动烹饪,几分钟后出炉。
文章写道:“价格预计在2万—3万元之间,民用机器人将于2008年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成为一种新闻模板,逛过机器人展会的记者们,见到了能写毛笔字,能打乒乓球,能与小孩子教育互动,能收纳衣物的各类机器人后,总会在稿子里多问一句:机器人何时走进百姓家呢?
图片
图片
与机器人互动
不过这款烹饪机器人的前路曲折。7年后的2013年,《科技日报》写道:“目前烹饪机器人已经出现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餐饮企业,不过大多店面是叫好不叫座,迟迟未成规模。”
目前市场化的服务机器人,有主打儿童教育的益智类的机器人,有医学上的手术机器人,还有出现在景区、博物馆、餐馆、商场的带讲解的引导性机器人。
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最多的品类,当数扫地机器人。它催生出了像科沃斯、石头科技这样的小巨头,目前的竞争火药味浓厚,价格战激烈。
扫地机器人的市场化,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技术。早期的扫地机利用陀螺仪惯性导航,误差不断累积,清扫路径会出现误差,随着传感器以及激光导航等技术的发展,它们能合理规划清扫路径、识别障碍物,机器人的除尘效果得到迅速提升。
图片
图片
扫地机器人
第二,价格。大规模生产以及技术的成熟,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有家庭清洁的需求的懒人消费者们,略微咬牙就能承担得起价格。
借此案例,我们也能推测出其他的服务机器人,比如能做菜的家政机器人面临的阻碍。
扫地机器人主要承担的是地面清洁工作,技术已经成熟,且功能单一。但做菜的机器人需要处理食材识别、剁切、烹饪多个复杂又符合卫生标准的环节,这对机械臂的精细操作、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
另外,扫地机器人只是在地面工作,风险较低。但是家政机器人在厨房工作,涉及水、电、气、菜刀这些危险元素,出现故障可能就是安全事故。
扫地机器人的服务相对标准化,就是把地扫干净。而做菜机器人不仅需要安全、精细地做出菜品,还要能在烹饪中掌握恰当火候,满足用户的味蕾。这自然又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开头斯坦福大学的那款机器人成本只有3.2万美元,但它远未成熟。如果它的机械臂能更精准地完成切菜与翻炒,既安全又卫生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成本恐怕就得提高。
总之,机器人走入家庭,接管人类生活之前,它的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需要得到确认,它的成本效益得仔细核算,它的定价需要用户能承受。
图片
图片
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29万台,占全球装机量的52%。
两年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称,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可观。
不过,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去年底举办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说,中国虽然是机器人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始终徘徊在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业基础薄弱。一些关键零部件虽取得突破,但未形成系统集成的配套能力。
图片
图片
智能机器人组装
机器人是制造业的巅峰之作,是跨学科技术的集成结晶。人形机器人是最有科技含量的品类之一。
就拿人类简单的行走、抓取物体等动作来说吧。人形机器人若想平稳地行走,就需要精密的算法来保证稳定性。人类的抓取动作,依赖的是复杂的骨骼和肌肉构造,它要模仿这些动作,就需要具备与人类相似的关节和自由度,以及强大的驱动系统来模拟肌肉运动。
人形机器人的一个小动作,背后就是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发展的集体成果。高度的技术集成,能提高生产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因此机器人是大国竞争的角力点,多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未来,肯定有更多种类、更高性能的服务机器人进入市场。
科技赋予了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写这篇稿子时,小巴还询问了大模型:像家政机器人这样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会有什么影响呢?
它的答案是:
家政机器人的普及可能会改变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尤其是家务劳动的性别分配。传统上,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但机器人的介入可能会使这一分工变得模糊,从而有助于推动性别平等。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富裕家庭可能更早地采用这些技术,而低收入家庭则可能无法负担,从而加剧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或社会机构采取措施推动家政机器人在各个阶层的普及,可能会减少这种不平等。
机器人的存在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例如,人们可能会与机器人建立情感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机器人的普及可能会对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观产生影响。一方面,机器人可能成为新文化符号和象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挑战传统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如关于人类与机器关系的看法、对“工作”的定义等。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伦理和隐私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例如,如何确保机器人的使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如何制定合适的道德准则来规范机器人的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学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思考和解决。
看来,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后,解决了一些麻烦事,又将生出一堆麻烦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中国?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轰炸机飞行,机舱内部画面曝光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大熊猫,美媒:最早今年夏末抵达,“充满期待”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吉利胜黄金         诚信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