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金观平:乱扣“输出过剩产能”帽子砸到谁

时间:2024-04-11 10:25:25  来源:  作者: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这不过是西方不断构建的“中国威胁叙事”又一变体。
近年来,美欧市场蓄意且持续地给中国产品“贴标签”。今年初,一些西方媒体就频频声称,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正以“极低价格像潮水般出口”,甚至还耸人听闻地抛出“中国‘产能过剩’正威胁着其他国家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的论断。
现实情况是,中国产品因高性价比在全球市场备受青睐,尤其是兼具科技与绿色含金量的“新三样”人气颇高。2023年,中国“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近三成。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一个行业产能是否过剩,绝不能靠拍脑袋凭空想象,而要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两个维度来考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西方国家也曾多次出现过类似情况。解决这种不平衡,主要还是靠市场力量,按照价值规律调节。
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分析也不支持所谓的“产能过剩”。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约是2022年的4倍。这意味着,当前我国产能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球市场对于新能源产品存在巨大潜在需求。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制造非但不过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将是紧俏货。
而“输出过剩产能”更是一个伪命题。历史地看,正是由于各国立足比较优势,形成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才会有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在这方面,英美等国可是“先行者”。而且,如果按照今天西方国家将“产能过剩”定义为超过其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那么美欧销往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以及大家熟悉的汽车品牌,是否也应纳入“输出过剩产能”范畴呢?若真如此,全球跨境贸易也就不需要了。
给别人乱扣“输出过剩产能”的帽子,最终会砸到自己头上。从根本上看,美欧国家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无端指责,不过是其基于自身利益需要、对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为成功国家的一次发难。
中国之所以能成功输出“新三样”,与中国制造业数十年的积累和创新分不开,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体现,绝不是过剩产能的输出。
中国新能源产业根植于超大规模市场的土壤中,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政府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加强环保和能源管理,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发展。“新三样”出口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也符合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是全球大趋势。部分发达经济体以“产能过剩”名义,乱贴标签并升级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对其自身有害无益,更会严重侵害中国企业正当发展权益。应该看到,在科技进步推动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都会面临产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看待分歧,更要以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解决分歧,不能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对于广大中国企业来说,面对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既要坚持创新驱动、练好内功,也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坚定做全球绿色转型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中国?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轰炸机飞行,机舱内部画面曝光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大熊猫,美媒:最早今年夏末抵达,“充满期待”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吉利胜黄金         诚信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