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五四运动105周年,当年那些主动摆脱“爹味”的男性和敢言“不婚”的女性

时间:2024-05-04 14:40:20  来源:  作者:李岩
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除了“民主”与“科学”大旗,还有一面大旗被高高举起,那就是“家庭革命”。
持续三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次受到了真正的挑战。
“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一位以言行激烈而闻名的老将吴虞,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吴虞,1872年出生在四川成都,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教育、鼓吹新学。他反对孝道,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只有买卖交易的关系”。
 
他跟父亲决裂的事件轰动一时。母亲去世第二年,父亲就跟吴虞分家分产。后来父亲续弦,生活奢侈、挥霍无度,要求再次分家产时,吴虞坚决不同意。
社会学家 李银河:
“中国文化里‘三纲五常’,其中有一个‘父为子纲’;民间说‘父要子死,子不能不死’。”
当时社会舆论指责吴虞是“士林败类、名教罪人”。四川教育总会将他逐出教育界,但北京大学向他伸出了援手,聘请他教书。
1917年2月,吴虞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新青年》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猛烈攻击旧家庭伦理,说“孝悌之道”就是家族伦理与专制政治之间的桥梁。
 
在五四新知识分子看来,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已成为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障碍,中国要发展进步,必须来一场家庭革命。
“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胡适与鲁迅的新型父子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几乎都大力批判传统的孝道,提倡新型父子关系。
1919年,胡适初为人父,写了一首新诗题为《我的儿子》,诗中说“我希望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1919年11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要解放自己的孩子,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是妈妈娶儿媳妇”
五四新青年们与包办婚姻的抗争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无论是陈独秀、李大钊,还是胡适、鲁迅,都提倡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但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已陷入包办婚姻。
陈独秀17岁那年由叔叔和母亲做主娶了大他三岁的高晓岚为妻。陈独秀才气纵横、叛逆不羁,高晓岚却是个不识字的旧式女性,两人性格格格不入,经常吵架。后来陈独秀抛弃妻子,另组新家。
而胡适和鲁迅也采取各不相同的方式来处理他们的包办婚姻。
胡适14岁的时候,母亲帮他定了上庄江家的女儿江冬秀为妻,胡适对此没有抗争。1910年,19岁的胡适赴美国留学;一直拖到拿了博士学位回国后才结婚。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
胡适曾说,他接受包办婚姻是因为不能伤害三个女人的心: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江冬秀,一个是江冬秀的母亲。
 
跟胡适一样,鲁迅也受困于包办婚姻,不过他的处理方式与胡适迥然不同。鲁迅18岁时,母亲替他订了亲,女方叫朱安,比鲁迅大三岁,缠小脚、不识字。鲁迅不满意要求退聘,被母亲拒绝。
 
1902年,21岁的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先是学医,后来弃医从文。1906年,鲁迅从仙台医专退学后留在东京。家里反复发来电报催他回绍兴,理由是母亲生病。鲁迅匆匆赶回老家才发现母亲身体安好,是母亲骗他回来办婚事,鲁迅只得无奈接受。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后刻意避免与朱安见面。三年之后他孤身前往北京,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1919年底,鲁迅买下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一座四合院,把母亲和朱安从绍兴接到北京,但他与朱安依然分居。
 
社会学家 李银河:
“朱安守了一辈子活寡,她也是一个旧家庭制度的殉葬品。”
1919年他在《新青年》发表《随感录四十》,感叹“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直到1923年,鲁迅认识了女学生许广平,才知道什么是爱情。
 
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正式同居,两年后生下唯一的孩子周海婴。
“永远不结婚”
陈衡哲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一批受过新式教育的女青年为追求个性发展,打破家庭束缚,高调提倡“不婚主义”。
中国近代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代表。陈衡哲1890年出生于江苏武进读书人家庭,1914年考取清华留美学额,先后在美国沙瓦女子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她抗拒缠足、拒绝包办婚姻,还发出“永远不结婚”的大胆宣言。她抱着不婚主义的信念,一心求学,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美国留学期间,陈衡哲结识了化学家任鸿隽,两个人志同道合。1920年陈衡哲学成归国,蔡元培聘请她到北京大学当教授。1920年9月,她跟任鸿隽在北京结婚,胡适戏赠他们一副对联“无后为大,著书最佳”,宣扬他的“无后主义”非孝观。
 
婚后不到一年,陈衡哲因怀孕生育辞去北大的教职,让胡适大为失望。相夫教子期间,她出版了学术名著《西洋史》。
新式婚恋观最有名的实践者
徐志摩
中国的传统家庭并非以夫妻关系为核心,而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婚姻的目的在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因此它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家族大事,必须由家长决定,没有爱情的地位。
到了五四时期,新青年不再接受这一套。他们追求的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能够实现个人幸福的新式家庭。当时,欧洲女性主义者爱伦凯有关爱情与婚姻的理论大受中国青年的欢迎,爱伦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诗人徐志摩正是这种新式婚恋观最有名的实践者。1897年,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由家庭包办,娶了上海巨富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
 
1918年徐志摩赴美国留学,1921年转往英国进入剑桥大学深造,留学英国时,徐志摩爱上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
但林徽因并没有选择徐志摩,而是嫁给梁思成。1922年,徐志摩结束留学回到北京,认识了19岁的有夫之妇陆小曼,两人陷入热恋。
1926年,陆小曼与王赓离婚,同年8月与徐志摩在北京订婚。在订婚仪式上,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宣读了一份别开生面的证婚词。
徐志摩一生在追求浪漫的爱情,最后竟殉身于浪漫的爱情之中。
 
理想的家庭模式是三代同堂
“折中家庭”倡导者潘光旦
许多五四青年认为,通过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建立小家庭,有助于生育最好的后代,培养更加强壮的国民之子,这种观念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连接了起来。在新时代,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再现出来。
当年提倡小家庭成了主旋律,但著名社会学家和优生学家潘光旦却发出另类声音。
潘光旦认为年轻人追求自由婚恋、向往小家庭可以理解,但提倡以个人为本位的小家庭实际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衍。
 
潘光旦既不赞成大家庭模式,也反对小家庭模式。1928年他出版《中国之家庭问题》一书,提出“折中家庭制”概念,主张理想的家庭模式应该是三代同堂,这样的家庭模式既有抚育下一代的功能,又可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是比较完整和健康的。
 
(潘光旦提倡“折中家庭制”)
五四家庭革命之后,核心家庭成为主流,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但“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今天却越演越烈:丁克家庭、二人家庭、留守家庭、单人家庭数量不断增加,离婚率逐年上升,而结婚率、出生率则持续下降,这些都是五四家庭革命的先辈们始料未及的。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责任编辑:杜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中国?
军事警惕:美军基地合围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
台气象部门:花莲地震是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轰炸机飞行,机舱内部画面曝光
普京乘坐图-160M战略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大熊猫,美媒:最早今年夏末抵达,“充满期待”
美国将迎来新一对中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吉利胜黄金         诚信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