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坡
昨天晚上看到“胖猫”事件的调查通报,终于可以说两句了。大体看下来,“胖猫”跳江固然属于个体生命的悲剧,但事件本身基本是私人领域的事情。之前网友脑补的许多情节,大多不能成立。引通报原文:
调查查明,谭某和“胖猫”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互见亲友,并在一定范围公开双方恋爱关系,经济上互有往来,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双方存在真实恋爱关系,谭某未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财物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
而私人领域的事之所以闹到公共领域,“胖猫”姐姐刘某的作为,起到了关键作用。继续引通报原文:
但刘某认为“胖猫”每月代打游戏收入2-3万元,“钱都花到谭某身上了”,称要让谭某“不好过,付出代价”,与其妹妹商议“就是要谭某被网暴”。刘某翻阅“胖猫”遗留的手机后,通过抖音账号多次发布“胖猫”与谭某私聊记录、转账截图等个人隐私信息。后又在发布怀念“胖猫”信息时,采取另注册账号在评论区曝光谭某相关地址、抖音账号等信息。刘某与其妹妹联系多人代写文案,讨论如何博取网民同情,商定自拍时要“很疲惫,很心累,很委屈的模样”“让别人看出你很憔悴的样子”,打扮可以“随意一点”“可以不化妆”,录制时“要先背下来”、不要“眼睛时不时的在看台词”,截取聊天记录要显示谭某“是捞女+骗子”,要显示“胖猫”被谭某PUA、成为提款机,刘某在平台流量扩散传播提升热度,引发广泛关注,其账号粉丝从4月22日的263个涨至最高290余万个。
说实话,看完“胖猫”姐姐这一些娴熟的操作,我是很惊讶的。如果不是落款为公安局,是很难让人相信的。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皆公关高手的时代,不是说每个人平等的具备公关技能,而是许多网络素人身份的人,已经掌握了很深的舆论理解能力和操纵技巧,不能仅凭某个账号“都没几个粉丝”就断定其是淳朴的网络路人。淳朴或许依然存在,但无法通过表象来判断,这是一个被过度启蒙的时代,人人都是猎物和猎人的不定量混合体。
我们更应该惊讶的是,网络的流量逻辑对人的情感的扭曲,或者是,原本就扭曲的情感,在流量逻辑的驱动下,变成了这般丑陋的模样。亲人去世,竟然有心情做这样的表演。人心何以至此。
有人问,“胖猫”姐姐这么一个小人物,何以掀起如此滔天巨浪。一点都不复杂,因为网络上有大量的人时刻准备着相信她编造的故事,他们一次次被同类的故事欺骗过,但依然会相信下一个粗制滥造的故事。
舆论场是一个万花筒,看起来眼花缭乱,但只是几种简单主题的变形。当下居于中心的一个议题便是性别议题,许多议题都附属于性别议题之下。“胖猫”事件的发生是一件事,“胖猫”事件的放大是另外一件事。放大到如此倍数的原因,只能解释为,有太多情感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的人,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不管有多少种表达方式,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不赖我。
我们说历史进入了垃圾时间,是说整个世界变成了日夜涌动的情绪泡沫之海,经得起检验的事实和经得起审视的情感都濒临灭绝。不仅是说事实的供给出了问题,而且是说事实的需求侧也出了问题,这两端其实是不可分割、互为因果的。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关心事实本身的面目及其背后的脉络,而只关心层出不穷的热点中有哪些立等可取的碎片,可以拿来镶嵌自我叙事的缝隙。在新闻去世之后的网络丛林中,这种需求衍生出了庞大的市场。
现在的热点,因果常是倒置的。因为有那么多城市“剩女”,所以一定会有“国男”的负面事件定期出现。因为有那么多农村“剩男”,所以一定会有“小仙女”的负面事件定期出现。在受众认知强大的扭曲力场作用下,那些偶然发生的事情,也会迅速被撕裂成符合期待的两个版本,供双方群体各自传达领会、消化学习,然后转化成一些趁手的话术,互相攻防。
在历史垃圾时间,我主张心肠要硬一点,“因为这么多年下来,你发现从远方传来的哭声,最后大多变成了红孩儿和白骨精。”很不幸,又一次被验证。
当舆论场撕裂地足够厉害,反转就成了一种必然。因为所有真实的故事,都是有多种面相的,不会那么完美地符合任何一方的期待,所以真实的故事要么不会流行,要么只能扭曲之后再流行。而扭曲之后的故事,要么因为真相浮出水面而反转,要么因为激起另一方的反弹而“反转”,起初投入自己真实情感的人们都会觉得受到了欺骗。只有那些从不关心事实,也没有真实情感可以失去的人,屹立于永不言败的寸草不生的山岗。
不过我相信,两边都不站的人,在现实中还是居于多数的,只是大家经常被裹挟中两边的“战斗”中。这里边大概是有二八定律的,百分之八十的帖子,都是由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搞出来的。百分之二十都高估了。
我不觉得这种“战斗”有任何价值,不管哪一场谁占上风。硝烟过后,还是想一想具体的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