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哲学课帮你找回人生“意义感”
武汉大学的上课铃响了,1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
哲学教授苏德超站在教室前面讲课,PPT上放着威廉·布莱克的《从一粒沙子看世界》。讲述间,苏德超忽然抛出了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你的一生是为了什么?”紧接着,他又提出了一连串假设:
“把你100年缩短成100个月,一年当一个月来过,6个月念小学,22个月时候大学毕业,35个月拿到图灵奖,40个月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00个月的时候死了。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所有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所有掌声都给了你,你愿意吗?”苏德超激动地手指着台下的学生。
教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学生们似乎被这个大胆的设想所震撼,开始想象那个飞速流逝而满载成就的人生。
苏德超继续道:“是不是更高更快更强就一定好,我们生命的幸福和快乐取决于什么?‘卷’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快更高更强,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顺便让自己在乎的人更舒服。”
教室的后方,一部架在三脚架上的手机,记录下了这“灵魂拷问”的一幕。
苏德超个子不高,说话带有四川口音,后退的发际线早已遮不住他的“大脑门”,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增添了几分亲切与可爱。
他用手机拍摄的这段“人生意义”的视频在抖音上迅速走红,获得了68.2万人的点赞。评论区一位网友回复:“原来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需要一堂哲学课。”
“冷门”哲学课,火了
一开始,苏德超没想过在退休前就开始做自媒体。2022年,他在广州讲学的时候,听课的年轻人特别喜欢他讲的内容,便自己录制下来,剪辑成短视频后,陆陆续续发布到抖音上,没想到“冷门”的哲学竟然火了。
当苏德超得知此事时,他在网上已经有上万名粉丝了。于是“大脑门儿苏德超”主动来到镜头前,跟他的“学生们”打招呼,一位网友回复:“不花钱听武大教授的课还是挺幸福的。”
后来的一段时间内,苏德超因为忙于教学,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投入账号运营,有一阵停更了几个月,还会有网友来“催更”。那些充满渴望的字句让他开始思考:既然哲学可以解决我学生的某些问题,没准也可以让社会公众喜欢,解决他们的某些问题。
于是,苏德超买了一个几十块的三脚架,开始自己拍摄讲课视频,然后让广州的哲学爱好者帮忙剪辑后上传。
“为什么我们没做什么事,却依然觉得很累?”一段哲学课视频里,苏德超抛出直抵人心的疑问。“因为你的意志力一直在做判断。就好像大家的手机,你总是开着定位系统,手机耗电耗得快啊!而当你唱歌,生命充满了节奏感的时候,你的意志就完全放松了。”苏德超总是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将抽象的哲理融入对生活的诠释。
2023年11月,苏德超发了一条视频表示,“在生命的100年里,最重要的是你愿意跟谁一起度过。”这样“恋爱脑”的发言却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后来,他的“爱情课”在抖音上火了,但他本人却略带惭愧地回应:“这是个误解,爱情是没有课的。”他解释道,笨拙是恋爱的一部分,不要抱着学霸的心态去谈恋爱,跟“会”谈恋爱相比,“去”谈恋爱更重要。
总会有网友给他发去一些关于恋爱的问题。对于“爱,需要准备吗?”,他说:爱当然不需要准备,就像春天来了,草木需要准备着去发芽吗?对于“遇到的人都觉得不行”,他说:爱人是塑造出来的,不是挑选出来的,寻找爱的过程,也是寻找自己的过程。
在“520”前夕,苏德超关于爱情的发言冲上热搜,“爱情不是欲望的速配,而是灵魂的交流。”在他看来,好的爱情,应该让人从中感觉到快乐和幸福,而不应感到卑微。
苏德超深知哲学虽抽象,却能够启发人理解每一段具体的生命体验。他也明白,自己的解答不适用于所有人,但哲学思考能够帮助人反思生活的底层逻辑,使内心更加自洽。
走上讲台,就忘了自己是谁
苏德超的课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受欢迎的。在任教的第一年,苏德超就遭遇了滑铁卢。他的学生评教得分只有64分,在哲学院排名倒数第二。
他反思之后发现,学生并不喜欢学院派的哲学,比如,这个概念在这本书怎么讲,这个哲学家在什么时期有什么观点。在调整教学理念后,苏德超采取了更为开放,甚至略微带“挑衅”的教育方式。
“哲学家之所以是哲学家,因为他们讲了哲学,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讲哲学,再讲哲学家。”
现在,他的课不点名、没有作业,甚至连教材都可有可无,而教室里却挤满了学生。课上,苏德超不断地讲概念、举例子、提问题,学生可以不记笔记,只需让思维在哲学的道路上狂飙。
采访苏德超时,他刚上完一节《人文社科经典引导》,内容是席勒的美学思想。课上,苏德超讲得兴起时,目光不经意间透过明亮的窗户,望到了教学楼后那片草地,于是提了一个问题:“禾苗喝水和人喝水有什么不同?”之后,他便用“禾苗只在乎水的物质,人还在乎水的形式”形象地解释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
整节课苏德超没有播放一张准备好的PPT。
“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我就忘了我是谁。今天讲席勒,我就想象自己是席勒,举例子的时候,就会想今天他会说什么。”对苏德超而言,哲学应烂熟于心,无需刻意准备。当学生怀揣着哲学问题来到课堂,他们便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这些伟大的哲学家相遇,他的问题并不是老师来解答,而是哲学家穿越时间在解答。
抖音上,苏德超也专门开设了席勒、《斐多篇》、西方哲学科普专题,将哲学史上的智慧之声,在现代课堂中真实呈现。
在苏德超看来,好的课堂,不是上得多快,而是上得多慢。他总对学生说,“只要我懂,只要你们愿意,只要还有时间,你们就尽情提问题。”
2017年一个晚上,苏德超正在讲“因果关系”,教室突然停电了,他宣布再讲半小时,不来电就下课。在黑暗之中,学生们的求知欲却愈发旺盛,与苏德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个小时过去,灯光重新照亮了教室,但座位上的一百多位学生无一人离去。
这堂课被写在了2018级毕业生的毕业歌里:“黑夜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
世界上总有人会“感冒”
苏德超出生于四川巴中的一个小村庄里。由于家境贫寒,身为家中第五个孩子的他,从小就被抱养给一个工人家庭。养父养母待他如唯一的亲生子,但是养母总会在不经意间问他:“你长大了还会不会认我们?”
这样的猜忌,如同一片阴影笼罩在苏德超的世界,使他自幼便缺乏安全感,性格也变得敏感。在小河边帮妈妈磨豆腐的时候,苏德超就会想,“手推磨一圈一圈地转,我的生命也一年一年的转,可能哪天就突然转停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始终盘踞在内心深处。
而这也是他走向哲学的一个内在原因。199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走出大巴山,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偶尔会暂时忘却那份深藏的情绪。
研究生时期,苏德超读到了《斐多篇》,讲的是苏格拉底在雅典狱中临刑之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等问题进行讨论的一场对话。这篇对话,以理性之光驱散了苏德超对死亡的恐惧。
苏德超回首深沉往事,眼神中满是平和。他感慨道:“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感冒药,你没有感冒不用去吃感冒药,但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会感冒,每个人都有需要哲学的时候。”一生向哲学求解的他,终将童年时的猜忌,视作塑造自我的宝贵财富。
在30岁那年,苏德超有了自己的女儿,每当女儿面临困扰,他们便会一同以哲学去剖析,而许多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也往往是从与女儿的交流中获知的。“人生就像开车,我眼睛盯着前方,朝着幸福的方向,但我的女儿就像一个后视镜,告诉我世界上其他信息的存在。”
苏德超喜欢和他人聊教育。当有人对父母产生不理解时,他总会解释说:“父母不是天生就是父母,但孩子天生就是孩子。孩子就是父母要做的题,有的父母题做得差一些,但孩子可以启发父母,应该大胆说出想法。”他希望自己从生命历程中领悟到的那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扩散至社会的每个家庭、每个角落。
苏德超认为,人文学科的社会应用,就是去改变意识的流动,提供一些底层的心灵安慰或是可能的路径,从而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正是他致力于哲学普及的价值所在。
现在,他如果遇到想不通的事,就会一个人去东湖边散散步,读一读《庄子》,那些烦恼与困扰,便在山水与智慧的共鸣中烟消云散。
哲学的新延续
哲学学院五楼一间堆满书籍的办公室,是苏德超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他每天早上9点到这里,晚上10点大楼熄灯前,师傅上来敲门,他才想起来回家。
没课时,苏德超会一个人在这里,面对着镜头,就社会热点、网友问题进行回应,好像手机里也有一群人在听他讲课一样。
在抖音上,苏德超有一百多万“学生”。不论是在武汉或是在外地,他经常会被“学生”认出并热情地打招呼,更有趣的是,网络上还有人想送他一顶假发。苏德超表示自己虽然并不在意颜值问题,但成为博主后他确实更注意形象了,“以前我为了节约时间,经常边走路边吃汉堡,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然而,让一位哲学老师最欣慰的不是自己有多火,而是每当一个问题抛出,引来的上百条留言。这些留言中不仅反映了大众的思考,甚至还能看到整个哲学史的发展脉络,许多哲学家的观点都一一被提及。
“从大家的反馈中,仿佛能看到哲学的启蒙。”苏德超说。
在苏德超看来,抖音平台上的受众群体最贴近真实的中国社会,复杂而多元。一条视频发出,不同年龄、学历的人会在一夜之间涌入,评论声中有质疑、也有肯定。这种与课堂截然不同的反馈,让他得以窥见更广阔的社会,也让他有机会将哲学的魅力传递给普罗大众。
同时他也明白,短视频中所讲的哲学大多是与生活关联紧密的内容,通常只是给问题一个立场、给立场一个理由,但哲学作为一门深奥的学科,其中蕴含的许多核心问题仍需要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深度。
曾有一位网友,给苏德超留了很长的言表示感谢。起因是自己曾捡到一台电脑,但未能及时归还,当失主找来时却心怀愧疚地假装是同事找到的电脑,为此内疚了一个月之久。然而,在看完苏德超讲“不要长久地内疚”这条视频后,他心中的愧疚和阴影便逐渐消散,让未来的自己更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短视频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不仅展现了学术的深邃与广阔,更传递着人文的温度与情怀。在苏德超的课堂中,哲学不再是一堆枯燥的文字理论,而是成为改变生活的力量。
在面对每一届的新生时,苏德超都会告诉他们:“高中与大学最大的不同是:高中找答案,大学找问题。”
对大众来说也是如此,即使不能深入理解每一个哲学问题,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我的追问,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精神的延续。
在一条视频的评论区,有人问:哲学变得重要起来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在哪里呢?
另一人回答: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作者:肖皖璇
编辑:马敏
运营编辑:马晓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