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前段时间美国政府对华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政策,按照拜登政府的说法,因为“不公平竞争”的原因,美国将会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先进电池等多项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由最初的25%增加至100%,整体提升了四倍,引起了外界的热议和讨论。对于加征关税一事,拜登政府给出了一个非常可笑的解释: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美国汽车企业和劳动工人的“合法权益”。不过,正当不少媒体人士和专家学者都在讨论此次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加税政策一事所产生的影响时,欧盟出手了。日前,欧盟在总部布鲁塞尔举行了一场听证会,期间欧盟执委会告知中国汽车企业将从7月4日开始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但是否将这一临时关税变成永久性关税,还需要欧盟成员国的商讨。
毫不夸张地讲,欧盟这次选择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的政策属于一个非常不理智的选择。首先,因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已经让中欧关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现在确定要征收临时关税,无疑会给中欧经贸合作蒙上一层阴影。其次,正如德国三大汽车巨头负责人所强调的那样,如果对华加征关税,等同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中国极有可能会展开对等反制措施,而承受这一切的只会是欧盟的汽车产业。最后,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持续低迷的状态,不少经济学者都希望中国和欧盟这两大经济体能够展开密切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帮助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实现重振。只是现在,欧盟决定对中国采取新一轮的经济攻势,给中欧合作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直接让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多年努力全部白费。
在默克尔执政德国的16年间,中德关系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这也直接带动了中欧的合作交流。收到默克尔的影响,欧盟内部绝大部分成员国都主张保持对华务实和温和的战略政策,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交流,来推动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默克尔卸任之后,德国乃至欧盟对华战略都出现了调整,中欧近几年来在经贸合作上所出现的分歧和争端要远比默克尔时期更多,很显然默克尔的对华战略策略已经被放弃,16年的努力和心血全部付诸东流。有数据表明,如果欧盟执意对华出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那么可能会导致中方承受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一数值也意味着中国肯定不会选择忍让和妥协。正如中国商务部高层所说的那样,中方有权、有足够能力采取措施!
事实也确实如此,针对美国和欧盟发起的新一轮经济攻势,中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反制。目前,中国在2024年前3个月内已经抛售了超过500亿美元的美债,并且增加了290吨的黄金储备,这样做一方面是优化中国海外资产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则是冲击美元霸权,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已经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时间最晚可以延长至2025年底,足以让美国和欧盟看到中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力和决心。如今,中方的反制措施和态度已经亮明,至于美国和欧盟如何选择,就得看他们自己的政治智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