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年过七旬的兰爷爷和黄奶奶,两鬓有些花白,他们分别换上黑色西装和白色婚纱,坐在大红色的幕布前。
第一次拍结婚照的他们,面对镜头有些紧张和害羞,靠在一起,露出甜蜜的笑容。
相机“咔嚓”一声,仿佛将他们带回到了年轻时,岁月流转,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相濡以沫42年,这张照片记录的是他们“不老”的爱情故事。
兰爷爷和黄奶奶。受访者供图
7月7日,一群来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的大学生们完成了浙江丽水近30对老人的结婚照拍摄。在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关乎爱情和时光的故事。
兰爷爷和黄奶奶是这群大学生在丽水拍摄的第一对老人。
“兰爷爷很新潮,想体验现在年轻人中时兴的婚纱照,所以一下就选中了西装和白婚纱这套。”圆梦计划团队志愿者王文龙告诉潮新闻记者。
枝蔓攀升,夏色弥深。这对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相互依偎着,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画面,还重温起了旧时的美好时光。兰爷爷向大家讲述着自己过去在部队里当通讯员以及和黄奶奶相识、相爱的故事。
兰爷爷和黄奶奶。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故事,同学们在参与拍摄的短短两周里,听了好些。
王文龙向记者讲述道,周荣品和应春香两位八十高龄的老人结婚已有六十余年。二老经人介绍认识,还经历了一段求爱的小“插曲”。当时,年轻的周爷爷对应奶奶十分心动,展开追求后向应奶奶表白,却被拒绝。但周爷爷继续隔三差五就约应奶奶出门约会、吃饭,送香烟、糖果,终于应奶奶被周爷爷的努力和真心打动,也爱上了周爷爷,答应了他的追求。
面对相机镜头,周爷爷和应奶奶有些拘束。志愿者们在一旁一边整理二老的衣服,一边问:“爷爷奶奶之前有一起拍过照片吗?”周爷爷回忆说,当年结婚的时候拍过一张合照,要1.2元一张,在当时算很贵了。
周爷爷和应奶奶。受访者供图
说起这些,周爷爷和应奶奶放松了一点,身体也都不再紧绷,而是听着摄影成员的引导做出各种动作,他们看向对方的眼睛,紧握对方的手,让一旁的同学们连连鼓掌。
在丽水,志愿者们总共为近30对老人拍摄了结婚照,这些照片里还藏着过去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相互扶持的爱情故事。
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何文藻与有着51年党龄的张娇云,结婚至今已有70年,他们从来没有拍过结婚照,甚至连合照都不多。志愿者们为这对老人拍摄结婚照那天,正好是7月1日建党节。
“结婚的时候没有拍结婚照,没有摆酒席,甚至连喜糖都没有发,现在能拍张结婚照,算是弥补年轻的遗憾。”何爷爷笑着说道。
何文藻和张娇云。受访者供图
拍完照片,爷爷奶奶们讲起了年轻时的故事。
何爷爷1951年参军入伍,加入六十军野榴炮团成为战士,跟随部队北上至东北丹东,横跨了鸭绿江后抵达朝鲜加入前线战斗,一直坚持到1953年朝鲜战场停战。
“我当时22岁,在前线做一名通信兵,每天在枪林弹雨中收发电报。”至今,何爷爷还能熟练地说出汉字电报码。
“当年条件是真的很苦,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战士们糙米糙面就着雪就是一餐。”回想起当年,何爷爷感慨连连,“你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抗美援朝胜利后,何爷爷跟随着部队回国,学习通讯技术知识。1956年年底,他退伍后回到丽水,在运输公司上班(现丽汽集团),负责货运调度的工作直至退休。
2000年、2010年,丽水抗美援朝老兵们分别拍了两次集体照片。50周年时,集体照上还有将近8排的老兵,但等到60周年时,集体照只剩下三排的老兵了。“现在照片上的人已经不多了,年纪最小的都已经92岁了。”何爷爷说。
何爷爷和张奶奶是经介绍认识的,在1951年组建了家庭。结婚后不久,何爷爷决定参军,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张奶奶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三个孩子撑起了一片天。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何爷爷和张奶奶携手前行,不离不弃,无论是战争的硝烟还是生活的困苦,都无法动摇他们对彼此的爱。”王文龙说,拍摄时从老人们身上看到的细水长流、忠贞不渝的爱情观,让他颇有感触。
7月6日,志愿者们将老人们身着红色中式礼服的照片洗出来,装进相框里,送到老人家中。何爷爷和张奶奶接过照片,露出欣喜的表情:“真好啊!这是最好的纪念。”
受访者供图
为这些老人们拍摄结婚照的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这是一支由师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团队,专门为老人免费补拍婚纱照。 其中这次来到丽水的队伍共有约30名学生,以大一学生为主。
圆梦计划团队指导老师余进文告诉记者,团队成立十年来已为2000余位老人拍摄了婚纱照和个人艺术照,共计6万余张照片。“今年圆梦计划团队有八支分队,去到各省市为老人补拍婚纱照,希望能够为他们弥补遗憾,定格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