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优衣库,一个售货员把我引导到自动付款机那里,给我演示如何自助支付。
这让人感到悲伤。她应该知道,等顾客都熟练掌握,自己就会失业,而她在亲自加速这个进程。
当然,中国的主流思维,是要求她顺应技术进步潮流,来一个职业转型,不然被淘汰怪谁呢?
我们都是进步主义者,而且自觉不自觉会把自己放在“得胜"的那一方。有了智能手机,谁还看报纸,那报社倒闭不是活该吗?
都市报在黄金时期,迎来了门户网站。新浪搜狐把报社的内容免费搬运到网上,报社的人都很开心,因为扩大了知名度。实际上这是死亡的开始。
那时美国日本互联网技术比中国厉害,但是他们的报纸垮得很慢,因为编辑记者要捍卫自己的权益,不允许网站免费使用内容。
网站付出高价,媒体有现金收益,更重要是是获得了喘息机会:机构媒体可以更从容地转型,构建自己的新媒体形态。
所以,美国和日本的机构媒体都还健在,地铁里还有人在看报。“机构媒体”的存活,对社会至关重要。
美国社会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残忍的,但是外卖、快递费用很高,因为劳动者总是不甘心被淘汰,不是“必须适应社会”,而是权利思维,捍卫自己现有的利益。
所以尽管亚马逊是很厉害的电商,而出版业的生态大致保持:出版社、书店、作者,都还保有原来的尊严。
武汉司机反对无人驾驶,就是他们的权益。李彦宏会因为萝卜快跑增加财富,乘客也许会更便宜,但是那些司机要养活自己和家庭。
我是乘客,本来该赞美技术进步。但是我已不再年轻,过去多年我都在网上买书,现在却知道这种进步没带来什么好处:出版社、书店和作者都受到伤害,读者不可能获益,因为图书质量会下降。
而且那些“技术进步”也很可疑。前几天和朋友一起乘坐滴滴,聊得尽兴,他突然说:注意,我们现在在网约车上……
这是新的技术世界。我总是将信将疑。 吉诚网,吉e,e传媒,e媒体,e媒网,e网通,自媒体,吉网传媒,吉视传媒,吉诚网,e媒体,e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