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一天,古欣在网络上发帖,说七岁的女儿暖暖因为被小朋友欺负后报警。
之后的几天,她的帖子下面不断有人点赞、转发和评论。古欣没想到。“这件小事”会引发网友们的关注与热议。
她回忆,那天下午一点左右,她带着两个孩子到自己经营的店里。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到距离店铺几十米的游乐场玩耍。恰逢客人很多,她忙着招呼。不久,她突然接到警察电话,说你家孩子报了警,被另一个孩子打了。
打电话给古欣的是民警魏孝雷。那天,他接到指挥中心的派警。从报警的录音电话中,他听到一个女孩的声音,说游乐园里有小朋友用海洋球砸了很多人。但刚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报警的小女孩只有七岁。
魏孝雷的第一反应是,先到现场核实清楚事件经过。如果有人受伤,第一时间进行救助。他熟悉这一片区的路线,和另外两名同事开车三四分钟,便抵达现场。
过去的路上,魏孝雷打电话给古欣,让她也赶紧过去看看。古欣说,她马上就到游乐场,不用浪费警力。但魏孝雷想,既然有小朋友被打了,要么是孩子联系不上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其他人没有理会她,又或者是大人没有当回事,所以才求助警察。
到了现场,有不少小朋友说,自己被另一个小朋友用球砸了。魏孝雷先看了看,在场的小朋友们身上没有受伤,他又向他们确认是否被打的事实。他询问报警的暖暖,有没有被打,暖暖说有,问被谁打,暖暖用手指了一下旁边的小男孩。
男孩只有五岁。他又问这个小男孩有没有打人,小男孩承认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魏孝雷先安慰了一下孩子们,又批评了打人的小男孩。
魏孝雷告诉他,随意打人是不对的。他让小男孩道歉后,双方监护人签了和解书,把正常的出警流程走了一遍。为了避免引起孩子们的恐慌,他尽量平静地处理这起小朋友之间的纠纷,“孩子可能也会学着冷静面对特殊情况”。
民警来到现场。受访者供图
这是魏孝雷日常处理过的无数警情中的一起,但是他第一次遇到报警对象只有七岁。他思考过,为什么这起事件会引发关注。在很多人眼里,孩子之间的纠纷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从求助者的角度上看,因为他自己解决不了眼前的困境,所以才找我们帮他解决问题。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更理性的处理方式。” 魏孝雷说。
刚开始,古欣觉得只是孩子之间的打闹,没有达到霸凌的程度,家长过度介入,或者过度紧张,可能并不合适。
但后来她静下来想,“对大人来说,或许是件小事,但对孩子而言,可能是很大的事情。”郑重其事地去了结它,反而让她重新思考:我们如何理解霸凌?家长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孩子之间的冲突?
【以下是古欣的口述】
那天下午,接到民警电话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女儿怎么会报警?
我把孩子送到游乐场时,看到一共有十来个小朋友在那里玩。因为我知道玩耍的小朋友都只有几岁,应该不会严重到真正的霸凌。而且原本小孩之间总会打打闹闹,容易发生碰撞。
如果只是常有的小摩擦,我担心浪费警力。等我接完电话赶到游乐场时,已经有几个民警也在现场。
警察问我女儿,她指着一个小男孩说他拿海洋球砸其他小朋友。打人的小男孩只有五岁。警察问他时,他承认自己打了人。小男孩的奶奶也在一旁。
小小的游乐场里突然走来几名严肃的警察,我八岁的儿子和其他小朋友都很好奇地围过来看着,我女儿也有些害怕,她一直紧紧抱着我,好像不确定自己是做对了还是错了。
打人的小朋友后来说他做错了,也给其他小朋友道了歉,说自己再也不敢了,让警察别抓他。
孩子的奶奶跟民警说,孩子太调皮,自己拿他没办法。警察告诉她,就算管不住,也不能让他去打别的小孩,这样对别的小孩不公平。
当时整个处理过程大概十几分钟。我觉得警察做得好的地方是保护好了所有孩子,用言行让打人的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让我女儿知道,她的做法是对的。她用这样的方式保护好了自己。
民警在现场处理情况。
最初我看到这一幕,并没有往霸凌想。毕竟那个孩子很小,身高还没有我女儿高。所以我见到他时,并没有指责他的想法。
我女儿也是第一次在游乐场碰到这个小孩。我听她的描述是,小朋友一开始拿海洋球砸她脑袋,还不断对周边的同伴动手动脚,她觉得小男孩太过分了,自己看不下去,但又觉得男孩比她小,她不能动手打他,而且打人是不对的,她才选择报警。
我以平常心看待这件事情,小朋友并没有真正打伤其他人,或者造成严重后果。他可能只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孩。也不希望用过激的行为影响到他幼小的心灵,适得其反,让他成为被霸凌的对象。难道他小时候这样,长大就一定会这样吗?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小孩是很常见的。我不想过度解读这个小孩的行为。他就是一个很小的、有点任性的小孩。在这个事情里,我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民警负责任的处理态度。
所以我不太喜欢后来网上一些言论说,警察制止了一个小恶魔的成长,这样的言论是在给小孩贴标签,反而会伤害到孩子。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熊孩子”而已,没有到不可原谅的地步。
我想如果小孩的妈妈看到这些议论,她也会很伤心的。可能这是我作为一个妈妈的同理心吧。
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不少这样的“熊孩子”,他们会做出调皮捣蛋的行为,有时甚至会让人讨厌,但这些行为和真正的霸凌还是有一定界限的。不过,大人眼中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可能会成为孩子眼中的霸凌。
当然,如果面对的是真正的霸凌,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很重要。我的两个孩子读的同一所学校,他们学校经常会举办“粉红反霸凌”的主题活动,这天也被称作“粉红日”。
“粉红日”起源于加拿大。早在2007年,新斯科舍省一位九年级的男学生因穿着粉红衬衫而被同学欺凌。同校的两名学生听闻后,在当地商店购买粉红衬衫,并免费发放给校园的所有男生,隔天又将衬衫悬挂在欺凌者的教室门厅。
从此,欺凌行为停止了。消息传出,他们的举动得到了学校与当地政府的强烈支持。第二年,在各省推动下,正式设立“粉红日”,成为全国性的“反霸凌日”。
两个孩子不只一次放学回家后,认真地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我有时会问,你们知道霸凌是什么意思吗?在孩子眼中,只要被欺负就是霸凌。包括动手打人、抢占别人的座位、骂人等都是。
比如昨天我儿子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今天早上一个同学骂全班人都是傻子。他能意识到说这样的话是不对的,但至于不对的程度,他可能无法作出判断。
这时我会告诉他,说脏话和骂人是不对的,这个同学有没有跟大家说对不起?如果他一直骂人,你可以去告诉老师。
有时候,小孩也分不清楚对方是故意伤害自己,还是不小心的,又或者是开玩笑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的描述也容易让家长误会。
之前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我儿子和班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玩耍时,其中一个同学拿树枝不小心扔到他脸上,划出一道小口子。他放学回家后,跟我描述了整个过程,听起来很像他被霸凌了。比如他说同学是用树枝故意打他的脸。
我听完很生气,第二天立马跑去学校找老师,也想了解清楚情况。结果老师告诉我,这件事可能有误会,因为这几个小孩平时性格都很温和,关系也很好,经常在一起玩。
最后,老师把另外两个小孩都叫到一起,了解后才知道是在玩闹的过程中,他是不小心弄伤了我儿子的脸,并不是故意的。
而且当时他们几个小孩是手拉着手一起过来的,三个人又重新高兴地玩在一起了。所以后来我就跟儿子说,有时候同学朋友之间玩闹过程中,会有误伤的行为,但对方并不是故意的,没有关系的。这样一来,他自己慢慢就会去辨别,也不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友谊。
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会通过表情来判断对方的用意,例如看小朋友有没有笑,判断对方是不是故意打人。不过一旦发生这样的摩擦,还是需要双方家长先进行沟通,不管是真是假,要了解清楚才能进一步判断。
当然,如果孩子跟你说自己被欺负时,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撑腰,不能忽视他们的需求。在孩子暂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时,父母应该帮他们判断。
根据我的经验,小朋友之间很容易起冲突,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教会他们如何自己解决问题、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更重要。有时他们要独自去分辨善恶,或者寻找身边可以帮助自己的办法。
这次我女儿会选择报警,可能也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我的网帖下面,也有网友说,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但是被欺负时没有我女儿那么勇敢。女儿同学的家长在手机上刷到她报警的新闻,都夸她很棒。
还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知道去报警?我说,女儿报警的举动并不是偶然为之。
我感觉两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比较独立,自理能力也强。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经常告诉他们,我们不能欺负别人,但是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去反抗,勇敢地对抗不公的待遇。
我女儿在家跟她哥哥也会争吵打架。女儿嘴巴很厉害,比较能说,经常用语言去攻击她的哥哥,哥哥的性格比较安静,说不过时,他着急起来就想揍人。
我跟他们说,骂人是不对的,但是打人是最错误的行为之一。本来骂人的一方是先错的一方,但如果你动手打人,那么一定是变成你的错了。我们就会忽略掉你被骂时受到的委屈,因为我们会先关心身体受到伤害的人。
有时我会跟他们讲,语言上的伤害也是霸凌。比如这次,我也是随手记录发布了这件事情。我觉得挺意外的,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做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所以我分享出来了。
只是我没想到有一些刺眼的、带有诋毁意味的言论出现在我的评论区。比如有人说,孩子有你这样的妈真倒霉,还有人说,你不配做一个母亲。
但这些人并不了解我的全部。平时我经营自己的店铺,几乎所有时间都在陪伴孩子。那天我带他们到店里,他们觉得无聊,就提出去旁边的游乐园玩,平时他们也经常去那里玩。
我的店铺和游乐园相距四五十米,周边店铺的人都互相认识,我自己清楚孩子的处境是安全的。有一些家长比较敏感,说你怎么把小孩独自放在那里?刚开始,我不想回应,也不想争论,但越想越不能忍受误解。于是又去解释一番。
也有人说,我的女儿第一时间没有找我,而是报警,我应该反思。其实当时我的手机放在前台,忙碌起来时没有接到女儿的电话,等警察打来时,我接到电话后,就立马赶到游乐园。
这些言论让我感觉自己经受了一次霸凌。原本发出这次经历,是希望更多人看到孩子的勇敢,以及警察想保护孩子的那颗心。
报警事件之后,孩子们好像已经完全忘了这件事,他们依然只是无忧无虑的小孩。这次事件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还有一个让我开心的地方是,报警时,她冷静且清晰地讲出了事情经过、时间和大概位置,把我的电话号码准确地告诉给警察。她的勇气和理智让我相信,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哪怕是面对真正的霸凌,她也有能力去解决。
后来我再回想,面对一些事情时,大人并不会当回事,但是可能在小孩的世界里,那其实是他们寻求自我保护的路径。
原来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会去处理一些纠纷。我觉得如果一直过度保护孩子,他们反而可能没有那么勇敢。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古欣、暖暖为化名) 被欺负后,七岁的女儿报了警 吉诚网,吉e,e传媒,e媒体,e媒网,e网通,自媒体,吉网传媒,吉视传媒,吉诚网,e媒体,e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