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运费险,原是一项为消费者提供退货保障的服务,却在某些人的手中变成了一种可以巧妙利用的“资源”。他们通过虚构交易、频繁退货等手段,一次次地发起看似合法的运费险理赔,甚至将薅运费险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而他们的操作往往高度隐秘,不需要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就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交易流程。有人靠此能轻松年赚数百万元,但其实这背后也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01 快递仓库也参与薅运费险
看着那一串串相似的收获地址,王铭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万万没想到,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一千多件快递,竟然全都是薅运费险的产物。
在电商平台上卖宠物用品的王铭于今年4月注意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店铺的退货率正在悄然上升。原先,他的店铺每卖出一百单可能只有一单会退货,但突然间,退货的订单飙升到了十几单。
当他查看退货地址时,却发现它们都位于广州均禾街道新石路岗埔大道附近,只是后面的具体位置略有不同。而当他尝试着给这些退货人打电话时,要么是无人接听,要么是空号,王铭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那些专门薅运费险的人盯上了。
运费险本是为了解决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然而,这却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肥肉”。
由于 “退货运费险”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核保、核赔环节,因此,是否理赔全凭买家意愿,有人便利用运费险的规则漏洞,通过下单再退货的方式赚取退货快递费与运费险赔偿之间的差价,甚至发展出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如果是省内退货,运费险会赔付8块,但假如买家和快递长期合作且单量比较大,那么实际运费可能仅仅支付2块就够了,这样薅一单羊毛就能赚到6块钱,”王铭解释道。
但这对于商家来说,随着退货订单增多,不仅会白白搭上运费、包装费、购买运费险的费用,更为关键的是,购买运费险的成本也会随之上涨。以王铭的店铺为例,运费险的购买成本已经从过去每单三四毛钱上涨到了七八毛钱。
一些商家的情况甚至更糟。拿卖日用百货的商家刘俊来说,从上个月开始,每月疑似薅运费险的订单就有200多单,这导致他的运费险价格已经由每单0.4元涨到了每单1.3元。按照他店铺每个月1.5万的订单量来计算,仅这一项成本就增加了13500元。
王铭决定采取行动,他和刘俊按照地址去找“薅羊毛”的人讨个说法。但当赶到现场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大吃一惊。这里居然是一个快递中转仓库。
只见快递员成麻袋地送来快递,仓库的工作人员则一件件地掏出货物。他们对着退货单,再将退货地址一一贴在原本的包裹上。整个过程如同机械般重复,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包裹里的物品。
但面对王铭的质询,仓库老板却显得异常镇定,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他坚称自己只是帮人代收发货,对于背后的合作人,他不知情。“老板解释说,他只是在线上与合作人沟通,从未见过面,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仓库老板同意赔偿两人三千元。但在沟通过程中,王铭瞥见该老板在一个十几个人的沟通群里,提醒成员注意防范可能被找上门的风险,这让他更加确信,薅运费险已经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产业链。
02 年收入轻松过百万
王铭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所谓的仓库老板也只是整个薅羊毛产业链其中的一环。在这条隐秘而复杂的链条背后,还隐藏着“料商”、“脚本开发方”、“代币公司”等众多角色,他们如同影子一般,在电商的世界里悄无声息地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企图将更多的人网罗其中,共同打造这个灰色的利益网络。
凤凰网《风暴眼》拿到的一份“招商”资料显示,“薅运费险”被包装成一个新兴项目、新风口,以此吸引合作伙伴的加入。“商机往往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诞生,疯狂退货也能赚钱”,招商方宣称。
而这个在宣传资料里连名字都没有透露的招商公司,自称是申通、韵达的代理,实力雄厚。“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合作的快递或者物流网点”,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这也让薅运费险的羊毛有了可能——通常情况下,个人退货寄快递的费用在8-15元之间,保险公司在赔付买家运费的时候也会参考这一标准。然而,假如由仓库和快递驿站来大批量操作退货的话,寄快递的费用可以大幅降低,而薅羊毛的利润就来源于运费险赔付金额与实际快递费用之间的差价。
招商方公司在招募合作对象时无门槛限制,“会用电脑就行”,而且也只需负责拍货和退货,而那些烦琐的收货、回寄等环节,则全部由公司负责处理。
招商方表示,一个人一天几小时能操作400单,可24小时操作,且公司在云南、贵州、四川、广州、安徽、河北等地已经建立了多个工作室,正大规模地开展这一业务。对于想考察、学习、模仿的合作商,甚至可以安排实地考察。
但当凤凰网《风暴眼》提出上门考察时,却被拒绝了。“不可能一上来就让你实地考察,还要你自己先操作一段时间,后面等你真想扩大规模做工作室了,可以来参观”。
这条产业链中的技术支柱便是可以批量化的下单脚本。招商方提供了一个名为“晶鑫科技”的软件,但想要进入这个平台进行操作,并不能绑定银行卡支付,而是需要先将资金转账到一个名为“合肥城联物流有限公司”的公司账户。大约十分钟之后,用户的账户里会出现与转账金额等额的代币。
有了代币便可向“料商”购买token号,所谓token号简单来说就是电商平台的用户信息,导入软件后,便可以开始下单。根据设置,软件会自动抓取符合条件的商品。
“晶鑫科技”脚本第一个月免费,但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需要支付500元的费用。而每成功一单,上述招商公司会从中扣取5元的快递费,“如果订单量多,可以给予一定的扶持优惠”,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而这只是成本之一,向“料商”购买token号,每个成本为3元,每个账号可以用来下两单。除此之外,每单代币公司还会额外扣除大约1元的手续费。
这也意味着,每薅一单运费险的成本就在7.5元,但招商方声称,即便扣除这些成本,每成功薅一单所能获得的利润仍然在3-5元之间。“有工作室每天能薅3000单”,以此来计算,年收入轻松超过300万元。
如果要提现,对方提供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提现到银行卡,另一种是提现到数字货币钱包,“如果后期金额比较多的话,资金往来最好用数字货币钱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这条见不得光的产业链,看似已经构建得相当稳固与安全,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咬合运作,顺畅无阻。但其实背后可能潜藏着更为复杂的风险。
03 背后可能是更大的资金盘
“薅羊毛”,这一行为,表面上只是利用了平台的规则漏洞,实则在法律与道德的模糊界限间徘徊,每一步都暗藏着法律风险。
在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连对方也在招商资料中承认,薅运费险套利行为,从严格意义上解读,就是一种骗保行为。但他们将这些行为包装成灰色产业,声称只要掌握了规避风险的技巧,就能在法律的边缘游刃有余。
在他们的操作模式下,整个套利过程被设计得极为隐秘。不需要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即可完成下单、退货等一系列操作。即便是和对方以及“料商”进行沟通,他们也要求不要使用微信,而是选择了一款名为“泡泡”的软件进行联系,理由是“那里更安全”。
凤凰网《风暴眼》在上述公司人员的指导下一共下了四单,商品价格都在20元左右,目前物流信息尚未更新,但根据软件显示,其中三单的每单预计赔付金额为11元,而另外一单则预计赔付13元。而系统上显示的收件人、手机号都是完全陌生的,收货的地址也远在甘肃省金塔县的某个偏僻角落。
但这并不能完全规避法律上的风险。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通过虚构交易并频繁退货骗取运费险理赔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针对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但面对这种行为,商家们却显得束手无策,他们缺乏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种骗保行为,只能被动去应对。有的商家选择直接禁止特定区域的购物,如王铭就禁止了新石路岗埔大道(地名核实一下)附近的用户下单;有的商家如刘俊所做的那样则选择关闭了运费险,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对订单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商家透露,即便是王铭和刘俊找上门的那家中转仓库,依然在替羊毛党收发快递。“一家薅不了,再换另一家,能额外赚一笔钱,他们怎会不乐意?”
而那些隐身幕后,组建起庞大“薅运费险”产业链的神秘公司,其目标可能远不止于简单地收割商家。冰山之下,隐藏着更为庞大和复杂的资金盘。
孟涛曾在去年踏入了“薅运费险”的陷阱。当时对方声称是在帮助电商平台刷数据,但整个流程与“薅运费险”如出一辙,孟涛初时以为这是一个能够轻松获利的机会,然而,事实却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从2023年6月入局,孟涛的“薅运费险”之旅一度很顺利,每天可以处理几十到数百单不等,每月轻松能赚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他沉浸在这种轻松获利的喜悦中,但当年的11月26日,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切的平静——用于下单的脚本突然无法打开了,而曾经向他推广的工作人员也联系不上了。
这意味着,他还有近半个月累计的10万多元订单无法提取,据他了解,有的人损失了数百万元。而他加入了一个维权群,群里的受害者们加起来损失的金额达到了数亿元之巨。
这让孟涛意识到,这背后很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资金盘。他们先以小额利润为诱饵,让人尝到甜头并投入更多资金,然后便开始疯狂收割。“就像杀猪盘一样,前期要把猪养肥,然后再杀”,他苦涩地形容自己的遭遇。
左手薅商家羊毛,右手割合作伙伴韭菜,这些神秘公司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和对轻松获利的渴望,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而当这些陷阱被揭开时,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和无数受害者的血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