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界冷战格局开始,一直到苏联解体为止。苏联和美国在海军、坦克、核武器、导弹等武器装备上一直在进行竞争。在战机技术上也是如此,例如当时F-15、F-16战机和苏-27、米格-29战机的竞争。后来美国装备了F-22隐身战机,俄罗斯相应研制出了苏-57战机,在这之前,苏联也尝试过五代机的研制,而本文要讲的是苏联和美国进行的最后一次战机方面上的竞争,即苏联和美国进行的有关五代机项目上的竞争,即米格1.44项目。
红色的五代机
米格1.44准确来说是苏联的一款有关五代机技术的技术验证机,用来探索苏联自己的"五代机之路。"该技术验证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后续,苏联独立自主制造的五代机铺路,同当时美国的F-22"猛禽"战机进行竞争。在1981年6月,美国有关下一代战机的项目正式立项,该项目称为"先进战术战斗机"(缩写为ATF项目),这个项目的最初产物便是F-22"猛禽"战机。
一直非常香的F-22
F-22"猛禽"战机是世界上卓越的第四代战斗机,其独特的性能和外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F-22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对雷达与红外线隐身能力好,被公认为世界最强现役战机,正因该机有着这些卓越的性能,美国联邦法律禁止出口F-22战斗机。
苏联在该项目立项后不久便得知,深感压力,便开始着手自己的五代机项目。1979年,苏联最高指挥部确定需要新一代战斗机,以确保苏联空军(VVS)在1990年代及以后的竞争力。1983年,米高扬设计局(米格系列)便向苏联空军高层,提交了自己的下一代战机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代号为1.42,称为MFI多用途战机。
早期的米格1.42设计方案
随即该设计方案便被批准,同时米高扬设计局开始了设计工作。要求新的战机具有超机动性,超巡航能力,低雷达横截面,集成的航空电子系统,以及显著提高的着陆/起飞能力。新一代战机将会采用双发,并且会应用全动鸭翼式布局,来提高结构强度和机动性能,并且会有效改善升力系数。
重大转折
米格1.44多视角结构图
在1988年,设计方案基本完成,米高扬设计局接到了有关生产第一台原型机(技术验证机)的任务。到1989年,米高扬设计局将新设计的MFI多用途战机正式递交给上层。于1991年通过评审,同时由米高扬设计局自己的实验设备厂和第21飞机工厂共同负责原型机,即米格1.44原型机(技术验证机)的制造工作。但是这一年发生了一个大事,就是苏联解体,伴随着苏联解体的是整个苏联军事体系的垮塌。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隐身设计是一大亮点
自1991年以后,MFI多用途战机项目便再也没有获得到项目资助,全部费用由米高扬设计局自行承担。而米高扬设计局不希望将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仍旧顶着压力将米格1.44原型机生产出来了。在1994年12月,米格1.44原型机进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试验。但是这个时候的米格1.44并没有完全完成,在2000年2月23日才完成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首飞。
接下来就来讲讲米格1.44作为一款"红色五代机"的设计特点,米格1.44是一款双发重型隐身战机,其设计在当时是相当成熟的,在同属苏系的战斗机中,其设计是非常前卫的。拥有苏系战机少有的前置双鸭翼,同时采用双垂稳和无尾三角翼,机腹设置了可调节的进气道,在米格1.44进行超高速飞行时,可以对进气道进行调整。两个垂直尾翼往外倾斜呈现一个V形,尽可能的将气动完善并且有利于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也增加了隐身性能。
米格1.44原型机作为苏联,以及米高扬设计局的五代机计划的技术验证机,其隐身性能主要来源于简洁、流线的机型设计,以及机身上使用的昂贵的隐身涂料和复合材料。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隐身性能,米格1.44创新性的设置了腹部弹仓,可以不携带外部挂载武器(但是仍有外部武器挂架,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从而避免外挂武器造成的雷达回波。有关飞行员座舱处的设计,有点类似米格公司在此之前设计的米格-29战机,飞行员的座舱盖都做了金属镀膜设计,在2015年的俄罗斯航展照片中可以发现这一点(展出的米格1.44原型机中,其座舱盖玻璃颜色泛黄,推测是金属镀膜),来增强隐身性能。
但是和F-22战机不同的是,米格1.44并没有像F-22战机那样使用矩形的矢量喷口,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大喷口。很多军迷认为在这一点上就略逊于F-22战机,隐身能力考虑欠缺,从而贬低米格1.44原型机。不过至今为止使用矩形喷口的第五代战机也只有F-22,而使用矩形矢量喷口对于后期在米格1.44项目上单打独斗的米高扬设计局来说,未免太过于苛刻了。
航空发动机性能优异
不过米格1.44的航发方面还是十分优秀的,使用的是苏联著名的土星公司(该公司专门生产航空、航天发动机)的AL41F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基于AL31F和AL37发动机的成功经验上开发研制出来的,具备推力矢量性能,可以让米格1.44战机不用加力,就可以做到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飞行,有助于在战时守护苏联庞大的国土面积。而该发动机的推重比高达11,最大高空巡航速度高达2.6马赫,而航程最高可以达到4000公里,米格1.44原型机同样拥有苏系战机高升限的特征,实用升限为17000米。该机的雷达也比较先进,装备了N-14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2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20个目标,对6个目标进行优先超视距攻击,值得注意的是,米格1.44还可以做空中指挥飞机,提供目标方位,引导其他作战飞机发射导弹攻击其它目标。
该机机长19米,翼展15米,机高4.5米,空重18吨,正常起飞重量27-35吨,最大起飞重量35吨。米格1.44原型机的武器系统也和大多数的苏系战机一样,可以挂载R-77M中程拦截导弹,有效攻击其射程80公里以内的目标,同时还可以使用著名的"预警机杀手",即KS-172型高超音速反预警机导弹,射程高达400公里。还能挂载R-73近距空空格斗导弹,各种火箭弹和炸弹。该机还使用一门30毫米GSh-30-1型机炮,根据需要,可在外部或内部弹仓上挂载空空导弹和空对地导弹等武器装备。
看似完美,实则存在缺陷
但是米格1.44在拥有如上优点的同时,并非毫无缺陷。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飞控系统上,由于飞机翼面设置的过多,同时过于超前,或者说是复杂。飞机的可操控翼面一共有18处,使得编程飞控系统时十分的复杂,导致该机的飞控系统一直不是完善的状态!其次,该机虽然采用了隐身设计,但是在实际的隐身性能上却有重大的缺陷。
米格1.44原型机并没有有效降低自己的雷达回波面积。这主要还是由于各机身部件设计角度上的缺陷,鸭翼、机翼、垂尾的前缘和后缘缺少平行,导致整个机身存在几十个雷达波瓣,其雷达回波面积只比四代机小一点。雷达波瓣,就相当于磨砂面和光滑面一样,如果存在雷达波瓣,那么就会大幅度增加飞机的雷达回波面积。米格1.44原型机在迎头面对雷达的散射截面时,反射面积大致在2平方米到4平方米左右。而其竞争对手F-22在面对雷达的散射截面时,其反射面积是0.001平方米。由此可见,米格1.44虽然采用了隐身设计,但是其实际的隐身性能却存在重大缺陷。虽然有一个等离子隐身技术,由于种种原因,研发一直没有进行下去,最后也就变成了传说。
生不逢时,最终下马
与80年代许多雄心勃勃的苏联军事计划一样,苏联的解体给米高扬本来就已经紧张的经济带来了无法接受的压力。在1994年,经过短暂的测试期后搁置了MFI计划,理由是成本问题,并在1997年彻底取消了该计划。而对于米格1.44来说,其最大的缺点应该是"生不逢时",在2000年进行了首次试飞并在随后的测试中暴露出了缺陷后,米格1.44原型机并没有接受改造或者升级,而是慢慢的淡出了公众视野。外界普遍推测是米高扬设计局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太多,而2000年时俄罗斯经济依旧不见好转,米高扬设计局自身都难保,只能裁撤掉这个仍不见希望的项目。但实际上,米格1.44原型机的缺陷,只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并且进一步加强就可以重获新生。
俄罗斯现在自称为"五代机"的苏-57战机
米格-1.44的研制曲折之路,这充分说明了研发新型军事武器的风险很大,一旦失败,数十年来昂贵的研发成本付之东流。在米格1.44项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米高扬设计局顽强的精神意志,在苏联解体后设计局已经拼尽全力地挽救这款最后的红色战机,没有得到经济支持也依旧支撑着这个项目,这种为国奋斗的精神在现在被许多人所赞叹。然而经济困难的俄罗斯和米高扬设计局,最终都放弃了这个项目。如果当初坚持下来,并继续发展米格1.44项目的话,很可能俄罗斯目前也会拥有一款强劲的五代机。而不是现在自称是五代机,但是外界认为性能并不达标,称其为四代半的苏-57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