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8日,北京,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刘翔因跟腱不适临场决定退赛。
文 | 《财经》记者 凌馨 辛颖 实习生 孔欣慰
编辑 | 王小
2021年8月5日晚,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中国女乒在团体赛中以3比0战胜日本,实现奥运四连冠。原本要出战此赛的国手刘诗雯,也在看台上鼓掌,她因肘伤复发在8月1日临时宣布退赛。
在她身旁的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转身和她碰拳庆祝。30岁的刘诗雯手握世锦赛冠军、五届世界杯冠军,在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奥运之旅,收获一枚混双银牌。
图/IC
男子跳水运动员王宗源贴满胶布夺冠的样子,在某社交平台受到至少2500万人次“围观”。人们再次忆起刘翔的阿克琉斯之蹱,大呼“我们欠你一个道歉”。
让追看奥运会的观众心疼的,成功夺金却满身“胶布”的王宗源,还有女排主力朱婷、体操选手孙炜等许多运动员。
来自中国顶级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们,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队医被运动员和教练称为“手握半块金牌的人”。
有最好的医生,运动员为何总是旧伤复发?
刘翔的跟腱,为何伤了又伤?
“我看了刘翔的片子,跟腱有一处杏仁核大的钙化点。”曾任刘翔队医的盖学志告诉《财经》记者,“几乎竞技体育的所有运动员都有一点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医生叶庭均曾为15岁的小将陈芋汐和31岁的老将黄雪辰看诊,深知运动员维持竞技生命的不易。
叶庭均为陈芋汐诊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芋汐在8月5日下午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获得银牌。此前,她和张家齐共同摘得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实现中国跳水队该项目的“六连冠”。
此前的8月4日,黄雪辰、孙文雁夺得女子双人花样游泳银牌。
每一块奖牌都得来不易。
早在2018年,年仅12岁的陈芋汐已有足踝和腕部伤病。“她有拇趾外翻,这是长期踮脚起跳造成的。手腕伤病来自长期倒立支撑引发的肌腱劳损。”叶庭均介绍。
当年已是老将的黄雪辰伤势更重,叶庭均发现,她全身至少有五处伤病需要检查。经过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张宏仔细检查,其中三处需要重点治疗,分别是右腕损伤、腰背肌肉劳损以及髋关节水肿。
多次为上海花游、跳水运动员诊治,叶庭均发现,他们的伤病往往是系统性的。比如手腕疼痛,医生会顺便查一下肘关节、肩关节,会发现都有问题。
“运动员是在长期大量训练的基础上带来的损伤,老百姓很难想像这个关节要承受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叶庭均说。
从事不同的运动,运动员受伤的部位不同,但都是在该运动中受力最频繁的部位,朱婷的手腕、刘诗雯的手肘,也是类似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也曾为本次奥运会出战的蹦床团队提供医疗服务。副院长陈卫衡通过医协云平台向《财经》记者介绍,运动的损伤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关节内的损伤,“反复运动,提前磨损。可能我们50岁才会骨质增生,他们30岁就骨质增生了。更多的还是软组织,因为他们要用爆发力不停去牵扯肌肉、韧带”。
运动损伤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损伤包括大家常见的摔伤、撞伤等,而很多慢性损伤医学上叫over use,就是过度使用。
比如刘翔的跟腱,“他跑了很多年,跟腱变得很薄弱,在某个瞬间就断掉了”。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主任医师陈疾忤对《财经》记者分析。
跟腱断裂只是刘翔暴露在人前的“大伤”,他的跟腱问题不止于此。
陈卫衡介绍,刘翔反复训练以后引起跟腱磨损。肌腱长在根骨上,彼此间的接触可能正常人是一个“点”,训练后肌腱变得粗一点,骨头也变得大一点,跑动时力量更大,但两者的接触就是“面对面”了。这种增生带来的钙化点和骨刺,正是刘翔2008年不得不退出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的原因。
“他的疼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曾亲眼看刘翔跟腱下杏仁大的钙化点,盖学志难掩心疼。
做手术是运动队比较忌讳的事
2008年12月,刘翔赴美接受跟腱手术,取出了3个钙化物和1个骨刺。术后复出,他在2012年跑出了12秒87的好成绩。
孰料同年8月,在参加伦敦奥运会期间,刘翔跟腱断裂,再次手术并取出了2个钙化物、1个骨刺,从此再未回到巅峰。
多位受访者对《财经》记者指出,选择做手术,对运动员来说都是“万不得已”。虽然也有刘翔首次术后复出的成功案例,但总体来说,做手术是运动队比较忌讳的事。
“专业运动员和普通人不一样,竞技生涯是很短暂的,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身体、对培训她的体系负责,不会去轻易选择高风险的治疗。”和运动员接触多了,叶庭均比一般的医生更能理解运动员,他不会轻易给出手术建议。
毕竟,手术要花不少时间康复。但运动员的训练都是随着奥运会、世锦赛、全运会安排的。一旦出现手术,整个训练计划就可能被打乱,让他们难以在重大赛事期间达到最佳状态。
何况,运动员的大部分伤病,都不是能靠一次手术解决的。就像刘翔,他的伤情是长期过系统性过度使用和运动特性造成的,即使通过手术矫正,在长期大强度训练下,又会复发。
怎么延长运动员竞技生命?
产后复出的黄雪辰,选择通过运动医学康复治疗辅助恢复。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三朝元老”黄雪辰手握三银两铜退役,结婚生子。2018年,她产后复出,每天过着上午练体能、下午训练、晚上蒸桑拿的生活,成功减重30千克。
但是,已是二次复出的黄雪辰,无法独自战胜伤病。“这孩子练得太苦了,背部随便一碰,她就疼得直皱眉。”瑞金医院康复科主任谢青回忆道。经历反复治疗,她甚至能参与医生进行医疗方面的交流。
经过骨科运动医学和康复科会诊,瑞金医院给黄雪辰开出了处方。除了运动员中常见的体外冲击波、物理因子治疗和中医手法处理,还在康复训练中,加强她的部分肌肉力量,并通过悬吊治疗激活躯干的核心稳定,解决左右两侧发力不平衡的问题。
“运动医学的理念是‘功能至上’。”陈疾忤向《财经》记者指出,治疗的目的不仅是缓解疼痛,还要让运动员能够重返运动场。这就需要把人体当作一个运动的“系统”来对待,而不是腕痛医腕、脚痛医脚。
以同时困扰黄雪辰、陈芋汐二人的腕伤为例,如果是普通人,医生可能会要求他们少用手腕。但叶庭均在仔细观察过跳水、花游队员的训练后发现,倒力支撑是这两项运动中不可避免的动作。这需要通过训练,帮助他们改变发力的方式,“加强背肌和核心肌群的作用,就能减轻手腕关节负担、缓解疼痛,让他们发挥更高水平。”
强化关节附近软组织,同样有此功效。比如膝关节的半月板处在核心位置,如果它的疼痛严重,周边的韧带软组织也不会太好。或者说,很多疼痛就是来自周边软组织,把周边的症状解决了,半月板的疼痛也会大大缓解。
多年服务于田径队的盖学志认为,这种做法对普通的跑步爱好者,同样有效。
使用支具也是一个选项。为了缓解陈芋汐拇趾外翻合并扁平足的问题,叶庭均建议她,在训练之余使用功能鞋垫和拇趾支具,“因为长期外翻非常疼痛,我们要想办法给她更好的支撑,让她日常生活中的疼痛减少,来延长她的运动寿命”。
这次让不少观众感到心疼的“胶布”,也是运动医学发展后的产物。它的全名是“肌肉内效贴”,即平常运动员们惯称的“肌贴”。
做了十多年队医,“打肌贴”曾是盖学志的日常工作之一。他每天会随着队员们“下场地”,指导运动前后的拉伸,根据各自伤情不同给运动员打好肌贴。在训练中,则要随时发现问题并修复。
肌贴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高弹性的胶布,通过拉起皮肤扩大皮下间隙,让血液和淋巴循环更通畅,渗出液更易吸收,同时也能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简单而言,肌贴有助受损部位恢复,即使没有受伤,也可以起到的保护作用。
NBA所有球员上场前,不管脚踝有没有伤,都要打三层肌贴用于固定。盖学志还记得,刚做队医的时候,在国内还没有肌贴。后来是重点运动员可以用,因为肌贴是消耗品,2010年前一卷要六七十元,一个基地几百运动员都用有点吃不消。
现在,国内所有一线运动员都可以用肌贴。
从“特种”到普及,运动医学渐受青睐
中国对运动员的保障正变得日益系统化。
盖学志说:“上海田径队的队员,现在每周会接受一次检查,有伤的,我会根据情况建议调整运动量,或是降低难度。没伤的,也会给些建议预防,比如哪里肌肉紧张要加强防护。”这是以往运动队中没有的安排。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健身,更多普通人开始向盖学志这样的运动医学从业者求助,“运动前热身,运动后如何加快乳酸代谢,包括运动损伤的常识,我会经常给大家灌输些科学运动的理念”。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向盖学志这样的运动医学专业人士咨询科学运动知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奥运期间,瑞金医院每周三上午的专病门诊,也多了些慕名而来的患者,都是因为运动或劳损伤及肩袖、手肘、膝盖等部位的,很多人还是长年的老病痛。
就连医院里的同事,都会趁着中午休息找到叶庭均咨询,“常年背痛,伤科骨科都看过,医生全部说没问题,连抗抑郁的药也吃过了,一直不好,这是什么问题?”
从2010年开始专注运动医学的叶庭均觉得,主动问及术后康复训练,或是选择保守治疗恢复运动能力的患者越来越多了。十年前,只有一些台湾和香港地区病人才会主动问医生,复健怎么做。
现在,指导或转介患者接受康复训练,成了叶庭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韧带微创手术之后,叶庭均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训练。凌馨/摄
过去,训练康复在中国不是很受重视,这在某种响度上限制了运动医学的发展。实际上,在一些知名大医院,运动系统手术量甚至比国外的医院更大。但像刘翔这样的顶级运动员,仍会选择前往国外治疗,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美、德等国能提供更加系统的康复训练。
运动医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在中国,最早是由一批骨科和康复科医生创建,以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为主要特色,近几年,对运动医学的观念逐渐发展到贯穿运动计划制定、实施和保障,以及损伤修复、康复训练全程。
在多数公立医院,运动医学仍是骨科下的一个分支,康复医学部分独立建科,部分则与神经科、骨科联合组建。随着学科越分越细,一个足踝疾病,可能需要同时寻求运动医学、足踝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帮助。
不只是大医院,运动医学还将深入社区。8月初,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着重提出了“体卫融合”的概念。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运动促进健康”,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并要树立典型经验。
原本隐居幕后的运动医学,方兴未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