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已经过去一周了,但关于此次开幕式的争议没有消失。
对此,看理想收集了一些与争议有关的评论,陈丹青从自己的角度给予了回应。
讲述:陈丹青
来源:《文学回忆录》的回忆|第一季
大家好,我是陈丹青。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过掉了,据说有不少议论和意见,看理想从观众那里收集了一些问题,说是要我来谈一谈。
很抱歉,这次我看的只是手机视频的片段,错过了直播。我是喜欢看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一个全过程,然后在两三个小时里面逐渐嗨起来,这回错过了。
(产生这些议论和意见的)原因,我想一个是因为法国人的创意,他没有给定空间,或者说塞纳河沿岸的6公里就成为超大的空间,它颠覆了此前传统的在体育馆的开幕式。
再有就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很重要,我们今天不能想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靠无数手机视频转播的。16年前我们都看电视直播,16年后人人打开手机看,这个情况不一样了,今后恐怕也会是这样。
01.
蓝胖子酒神,我倒是没有意见
第一个问题是,开幕式的最后晚餐中,法国艺术家菲烈·卡特林(Philippe Katerine)以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形象演唱了。酒神寓言大家都知道,狂欢、推崇享受,那么尼采认为酒神精神代表了艺术中最原始的本能力量。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说希腊神话是“一笔美丽得发昏的糊涂帐”,然后问我,认为这个开幕式的酒神是否美丽得发昏,木心要是看了会赞赏吗?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相关画面
我的回应是,据说这位蓝色的裸体胖男人激怒了好多观众,包括法国人在内,说太丑了,太恶心。我倒是没有意见,因为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绘画,被水果包围的胖男人早就出现过很多次了,只是这回换成真人,把它弄成一道菜,弄个锅盖掀起来。
要是看过大大小小的西方娱乐节目,包括美国拉斯维加斯那些豪华歌舞,我相信不会太惊讶吧!区别只是它进入了直播全世界的开幕式。再有,我相信酒神狄奥尼索斯在希腊人的想象中和表演中就是个傻胖男人。
但我估计木心不喜欢,他好像故意略去古希腊古罗马绘画中那些狂欢和胡闹的画面,单单留恋那些雕塑的优美和典雅。
02.
塞纳河上的大脸,让人吃醋
第二个问题就问我,对这次开幕式印象深刻的表演是什么?譬如塞纳河上的艺术、历史、文学、音乐的再演绎,河面上漂浮的著名经典的绘画,比如《浴中的加布莉埃尔和她的姊妹(Gabrielle d‘Estrées and One of Her Sisters)》,把这些画里的经典的女人的脸弄成很大,然后放在河里面问我观感如何?
2024年巴黎奥运会相关画面
我的回应是,塞纳河上的这几个大脸,我一看,很吃醋。用经典绘画的经典脸庞做二维、三维的设计,欧美都玩了几十年了。可是这次法国人把这些脸一半放在著名的河水里面,诶,很有创意。我就想咱们的西施、貂蝉、王昭君在哪儿?因为中国古画太多仕女、美女的脸画得好极了。
如果照原作放大,搁在颐和园的昆明湖,金陵城的秦淮河,还有杭州的西湖,然后旁边是宋代、明代的画舫船开过来、开过去,那么唱唱古曲放烟火,那多牛啊。但是你现在去学吧,已经算抄袭了,人家已经先想到,而且先做了。
03.
断头皇后,法国人敢开自己玩笑
这次开幕式给我印象最深的创意,是路易皇后捧着自己被割下来的脑袋,哇啦哇啦唱她自己说过的话。
咱们这杨贵妃死的也很惨,但毕竟不是被革命者斩首。法国大革命残暴血腥的顶点是杀了国王和王后。据说断头台还是路易十六自己发明的,他喜欢土木工程,为了减少犯人的痛苦,死得痛快,就设计了这个断头台。据说他是个好皇帝。所以不管后世的法国人同意还是反对,他们没忘记这件造孽的事情。
200年后居然把这个典故抛给全世界。是在继续开这个王后的玩笑吗?你也可以说是,但我觉得它被传递了另一个讯息,就是法国人没忘记自己的民族干过这么缺德的事。
其他好点子,比如我记得有个人举着火炬在巴黎的屋顶上跑,蛮好看的。他拿整个城市的空间作为这次开幕式这一招,你拿他没办法。但这样的屋顶上跑其实不稀奇的,欧美电影里有,中国也学过,但是砍头就没有,包括被砍头的人捧着自己的头,这个只有欧洲有,古画里面屡见不鲜。最著名的是卡拉瓦乔画自己被砍下的头,虽然他不是被砍头砍死的。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Salome with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 1607
我要说的是这是欧洲人的想象,他们喜欢表现暴力,而且喜欢把暴力转换为美学。其他文明没有这种现象,也没有这种接受度。咱们中国自古也砍头,没有一幅画画暴力的。顺便说一个我听来的事,不知道真的假的,这个时尚界朋友可以来校正我。
大家知道在现在的模特和一些淑女的这种高端的打扮当中,有一个环节是拿一个黑的丝带绑在脖子上,大家要是看马奈那幅很著名的裸女画《奥林匹亚》,这个奥林匹亚脖子里就有一根黑色的丝带。
Manet, Edouard - Olympia, 1863
那这个典故从哪来呢?就是从这位被砍头的玛丽皇后(Marie Antoinette),她的头被砍下来了以后,洗干净,就要跟她的身体再去接在一块来埋葬。那就有人建议,用这个黑丝带在那个断头的那个伤口上把它遮住,这样让她入葬。此后就成了时尚了,很多女子都愿意这样在脖子上弄个黑丝带。而这位王后是对日后法国的时尚有过深远影响的人,这就很有意思。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这是我听来的。中国的女子也早就用这种方式了。
如果是真的,大家要知道这个典故来自这位断头的皇后。
04.
“会没事的”挺好,宏大叙事希腊罗马就有
下一个问题是,“这次开幕式解构了传统奥运会的记忆,据说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叙事、大团体操,早就被1936年纳粹的那次开幕式美学绑定了,今年的奥运会变成局部叙事,特别是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Ça ira)翻译过来就是——会没事的。在您看来,这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今年的巴黎开幕式发生了?”
这个是世界奥组委好不容易选出来的呀,各国都在争,不知道怎么风水流转2024年就给了巴黎了,我也不知道。
主语(主题)翻译过来叫“会没事的”,我觉得蛮好的,我没有什么感触,他们挺会想的。
但是我不太同意柏林奥运会开幕式美学绑定了今后的那么多奥运会。柏林那次,部分来自天才女导演的表现、idea,后世称为“里芬斯塔尔美学”。据我记得,这种美学影响了斯大林的广场庆典美学,或者也结合了苏联的庆典美学,再就是传到中国和北朝鲜,我认为甚至影响了张艺谋开幕式的一些思路。
但不是绑定。我觉得是人类在20世纪形成了一种新的广场美学、庆典美学。如果说最早始于那次柏林奥运会,那么纳粹这个美学也并不是原创的,他们学的是古希腊、古罗马,譬如英雄式的表达,齐整的那种规模感,钢铁一般的意志力。这些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所以纳粹的历史和美学我觉得要稍微分开来谈。
我记得当有人追究瓦格纳是否塑造了纳粹的美学,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回答是,他说不仅瓦格纳,这条线索甚至应该追溯到整个西方古典音乐,直到贝多芬、莫扎特、海顿。我认为他说的是有道理的。
艺术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后世的政治,这是一个不能简化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至于你问到圣火和热气球之类,我没什么意见呀。这就是一个超规模的世界性庆典,任何承办的国家都会不要命地想花招,然后展示自己的历史有多牛,文化有多牛。这个时候文化大国是蛮优越的。我记得雅典开幕式玩的是所有古希腊雕塑的造型游戏,然后这回轮到法兰西,他当然要翻开抽屉找一大堆符号大玩特玩,因为他真的有无数符号可以玩。
这跟咱们北京奥运会一样,我们玩的是周秦唐宋,因为我们真的有周秦唐宋,而且比法国要古老得多。小国家就比较吃亏一点。你像韩国、日本、巴西,它的开幕式是怎么样的,大家还记得吗?我记得好像韩国玩那个鼓啊,还有他们的伞好像是,记不清了。巴西玩什么我也记不清了。日本应该有点东西可以玩的,这我也忘了。
05.
法国这次的开幕式,我不惊讶
下一个问题,“这样实现开幕式的为什么是法国人?这种法国式的精神或民族性源头是什么?在政治、哲学、艺术、电影中,为什么法国的革命性、前卫性这么强?”
我的回应是,恐怕你得去问法国人。为什么他们有大思想家帕斯卡,散文家蒙田,还有那位路易十四,为什么有莫里哀和萨特?为什么会有卢浮宫和巴黎铁塔?为什么有葡萄酒和塞纳河?为什么他们偏要割了王后的脑袋?为什么之后还出现香奈儿和路易维登啊?包括电影大师戈达尔、特吕弗这些人?你可以一连串问下去的,然后你对这次开幕式就不会太惊讶。
我就不是太惊讶。我一知道他们今年是轮到巴黎来玩了,我就知道他们有的是历史文化的冷饭热菜,肯定大炒特炒。不过这些问题都是法兰西之外、欧洲之外的一个视角。
我有一个法国朋友,一个老头子,他一辈子狂热学习中国书法。4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他就来中国学书法,此后在索邦大学做教授,他就对法国艺术不屑一顾。他也许会问——我现在这么想——那为什么你们中国出了王羲之和颜真卿?为什么出了顾闳中和董其昌?为什么文人画了1000多年,还出了黄宾虹和齐白石等等。
我还记得四年前,巴黎一个博物馆的策展人建议让他们的诗人亨利·米修和木心的画在一块展出,我就看了一些资料。这个亨利·米修也是酷爱东方,他说他来到东方以后,觉得自己是个野蛮人。所以这话看怎么说,是谁在说。
06.
无他,一场世界性的大party
下一个问题,“观众的评价褒贬不一,每种评价带着立场和历史的尺度。有人认为非常冒犯,分裂了全人类。有人认为这种多元叙事展示了不同世界、不同梦想,说明人类仍然具有爱和自由的能力,看了会对人类多点信心。二者的背后是否暗含两种对人类的理解:前者相信人类的共性大于差异,偏向集体主义;后者相反认为差异大于共性,偏向自由主义?你如何看?能否谈谈你的认知?”
我的认知啊?我觉得想多了,我不会进入这么宏大的话题。你真的相信一场大规模狂欢,一场世界性的大party居然会分裂人类或者说团结人类?
你认为俄国人和巴勒斯坦人看了开幕式,忽然会满脸羞愧和敌方握手言欢吗?或者反过来,你认为伊斯兰教徒看了开幕式马上就会整军备战,向基督教国家发射远程导弹吗?你如果相信会这样,那你就相信会这样。我好像不太敢相信是这样,我就觉得看了一场奥运会开幕式,很开心,就是这样。
07.
艺术,谁说了算?
好,再下一个问题,“关于巴黎开幕式的讨论涉及艺术的定义权问题,谁说了算,谁会追随?”这个问题好像又是个大问题,背后有什么意思。
艺术的定义权?我不太清楚你指的是什么。
第一,当然是钱说了算。法国政府必须划拨多少亿欧元砸下去,才会办成这个开幕式。
第二,开幕式团队说了算。
第三,团队里是总策划说了算。我回忆2008年参与张艺谋他们那个开幕式团队,弄到最后好像要上报中央听意见。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得到的回音,有一些小修改、小意见,但是好像是当时的总书记胡锦涛说,艺术家的创作不要多干涉。我蛮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在那儿。
至于谁会追随,这用操心吗?你见过哪届奥运会没人追随吗?我可能没有弄清楚你的问题了。
08.
过度张扬,其实是因为自卑
好,我们下一个问题说有观众问,“欣赏艺术文化需要门槛吗?懂得越多,欣赏的越多?有人看不懂其中的各种致敬,觉得自己没文化,有的人就盛赞这是’流动的盛宴’。你强调对艺术的直觉,这种直觉需要培养和训练吗?如果没有这些会自卑吗?这是中国这边观众比较普遍的反应,你如何看?也有人说所谓门槛问题还是牵涉包容和接纳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开幕式会引来文化自卑?这是中国观众才有的问题吗?”
嘿嘿,越说越严重了。
为什么要把欣赏艺术说成门槛呢?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真的觉得有门槛,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跨过去。当然这回,你如果不了解法国的那些典故,有可能你会看不明白。可你反过来想,2008年,全球观众据说有三四十亿观众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几个洋人知道周秦两汉、晋唐宋元?你说说看。除了人家这个万万分之一的汉学家,外国老百姓有几个知道这些?可是人家看得很开心,很服气,到现在还忘不了。
我就想到我们这代人是看国庆大游行长大的,从50年代到66年,每年10月1号都有大游行。我们可能落下病根了,后来我只要看任何国家的庆典,尤其是奥运会开幕式,我只要看到几万人在发疯,马上就回到7岁或者13岁,完全就跟着犯傻,根本不在乎懂不懂。你放烟火需要懂吗?需要包容和接纳吗?哎,这都说得好严重啊。
但你说的自卑很有意思。我告诉你,我甚至认为这次巴黎开幕式的过度张扬其实是因为自卑,因为法国人自卑。
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截图
这话怎么说呢?你看,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国没落很久了,法语没落很久了。据我知道,法国人越来越难以消除自卑,因为他们从来很骄傲,从来都不服。可是现在的法国除了每年闹100多次罢工,真的没什么别的花样可以猖狂。
你想想看,路易十四时代,他们是欧洲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拿破仑时代,他们几乎摆平欧洲。然后到了一次大战时代,法国人把德国人逼到无路可走。我记得是在一个火车车厢里面,签署了一个法国人让德国人非常屈辱的投降协议。但是到戴高乐时代,法国人多少还能在欧美的议席上说上几句好像有分量的话。再后来,现在呢?很抱歉,我没有资格这么说人家法国,但好不容易熬到奥运会,怎么着也得疯狂一把,让全世界再好好看一眼巴黎,听几句法语。
我的意思是说,别以为只有我们自卑,自卑是强大的力量,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看现在俄国人那么凶,他骨子里就是因为自卑,他一直在欧洲人面前,在西欧人面前,不开心,自卑。
09.
法国人为何这样?去问法国人
再下一个问题,关于冒犯与被冒犯。“当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那些惊世骇俗的艺术景观出现,如何面对?当尖锐的不同意见出现,当持有明确的好恶立场甚至宗教感的个人或群体认为受到冒犯,好的讨论态度可能是什么?换一个角度,主办者和创意人是否应该考虑节目会不会冒犯某一类群体或者个人?总之,我们如何做到不那么容易被冒犯?”
唉,你看,我不知道怎么面对冒犯,这次有人生气了吗?受伤了吗?拜托啦,地沟油吃了多少年都没事儿,看个开幕式就被冒犯了吗?我也不知道拿什么态度去讨论,这看上去是要开个研讨会的样子。好严重,就是个派对啦。
派对,人家要疯疯癫癫,那就让人家疯疯癫癫。不容易,全世界四年等一回,人家撒泼打滚这么闹一闹,怎么我们就自卑了呢?生气了呢?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记得有一回跟阿城闲聊,不知道怎么聊到,为什么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可是汉人不会。阿城就说了一句,他说,儒家文化2000多年没有狂欢。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
我和阿城就不会狂欢,我们好像给年轻人叫到disco那种舞厅去过,咣啷咣啷就那样响。就有小孩苦苦哀求我们,一起蹦两下子,可是我们好像要给脱裤子一样,就死活不肯下去,真是别扭。这真的不知道跟儒家有没有关系。拘谨啦,想太多啦,就是不肯下去跳,嘿嘿。
然后我再请大家看看法国人怎么冒犯法国人。1960年代,我相信大家知道,你上网一查就能查到,法国人崇拜“文化大革命”,68年的学运霸占了几所大学、街垒,用的很多口号都是我们这边的口号,结果最厉害的是来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拍什么呢?他拍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捣法国,就一路打过去,然后攻占了巴黎。
具体内容我有点忘了,我真想知道法国人当时看了这部电影,有没有被冒犯?有没有抗议?这个导演有没有受到惩罚?我建议你去找来看看。
法国人老干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件两件。我记得1989年,他们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盛大的游行,世界各国的首脑都参加,然后游行队伍排成一个一个方阵,向凯旋门挺进,还是从凯旋门进来向市区挺进?我忘记了。
领头的第一个方阵根本不是法国人,然后第二个方阵还不是法国人,是一群苏联红军,戴着尖顶的帽子,大热天穿着红军的那种草黄色的大衣,扛着枪。好像到了第三个方阵才是法国人。我当时在纽约看电视,我惊呆了。
要说革命的老祖宗,全世界公认是法国人,可是他们为什么冒犯自己的同胞,不给面子,非要把领头的方阵让给外国人?我不明白。你问我为什么他们老是前卫,老是革命。我也不明白,你得去问他们。
10.
自卑的力量,不可低估
好,关于巴黎开幕式,据我所知还有不少争议点,譬如跨性别的表达,很多人受不了。其实稍微熟悉目前欧美的身份政治和政治正确,就知道他们玩这个很多年了。平时比方说夜总会、同性恋大游行,还有无数场合都有,比这猖狂多了、猛多了。区别是,这次拿到开幕式来撩大家。
好像法国也有人觉得过分,专门写了文章,认为这是国家的羞耻。
身份政治、政治正确,是民主文化走到后来的题中之义了。这方面据我知道欧洲好像比美国还要激进。我记得30年前有个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很帅,才40多岁,呼声非常高,几乎就拿下了。结果忽然被记者拍到有个姑娘坐在他腿上,在哪里度假什么,立刻上了报,然后这个人马上就完蛋,从此消失,至今我都没听说过他再冒出来。当时欧洲各国随即为文嘲笑,法国《费加罗报》头版文章题目是——美国,长大吧!所以我印象蛮深的。
这30多年过去了,现在政治正确就愈演愈烈,好不容易等到开幕式,玩疯了。也许涉嫌挑衅吧,至少是过度表达,那另一面就会引来各种人群的过度反应。
许多文化批评都不免是过度反应而压抑太久的身份政治,之所以如今这么猖狂,从根上来说,我想还是出于根深蒂固的自卑。再说一遍,自卑的力量,不可低估。咱们这儿找到另一种理由,另一种表达,大家早就很熟悉了。所以我想想,我的意见也可能是过度反应,政治上当然很不正确。真的意思我不敢说的,现在大家愿意讨论,而且立刻就能看到,说起来是件好事了。
但以上这些很可能已经有所冒犯,如果是真的冒犯了什么人吧,我先认怂,先道歉,就这样,谢谢。 吉诚网,吉e,e传媒,e媒体,e媒网,e网通,自媒体,吉网传媒,吉视传媒,吉诚网,e媒体,e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