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程靖
《华尔街日报》又双叒叕因为一篇评论遭全网炮轰了。12月11日,《华尔街日报》评论版发表评论,隔空喊话即将成为“第一夫人”的吉尔·拜登在公开场合放弃自己“带有欺诈性质”的“博士”头衔,安心享受“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的称呼。
(图说:吉尔·拜登(左)和丈夫,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
“第一夫人女士,太太,吉尔·拜登,老姐……”作者约瑟夫·爱泼斯坦在文章开头如此称呼吉尔,并说,“您能否在您的名字前放弃‘博士’这个称号呢?”
爱泼斯坦是一名作家,曾于1975年至1997年间担任《美国学者》期刊的编辑。自称在美国西北大学“从教三十余年”,从未获得也没用过博士学位的爱泼斯坦表示,自己唯一的芝加哥大学本科学位还是“缺席”取得的——这是因为他大学毕业期间在美军服役,只能在军队里参加考试。
作者称,“吉尔·拜登博士”这个称呼听起来像“欺诈”,“很滑稽”。
但作者指控吉尔“欺诈博士学位”的理由是:吉尔的博士学位是在特拉华大学取得的,博士论文题为《社区大学的学生保留率:满足学生的需求》,还用“没什么出息”来描述这篇论文题目。
在这篇评论中,爱泼斯坦表现出了对博士学位的“原教旨主义崇拜”:他指出,通往博士学位的路是“一场苦旅”,候选人必须通过包含希腊语或拉丁语在内的两门外语考试,以及答辩、口试等环节,但近年来学术严谨性的下降,和对学术成就的宽松,使得“博士”头衔不再具有往日的含金量。
他还指出吉尔·拜登的博士学位是2007年取得的,当时学术界已不似往日严谨。
尽管最高学历为本科,但爱泼斯坦也表示,自己被授予了“名誉博士”的学位,尽管当时的校长第二年就被解雇。在文章中,爱泼斯坦还不乏炫耀地表示,自己有些时候被称呼为“博士”,而且对方多是科学家,他也并无意纠正。他还对许多人印在名牌上的“博士”头衔感到“可悲”:他认为,在人文科学或社科领域的“博士”,档次低于理工科博士。
爱泼斯坦还对整个“名誉博士”群体发起了攻击:他表示,比起含金量日益降低的博士学位,“名誉博士”更加膨胀。此前获得这类学位的多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随后富商、知名记者、明星们也加入了进来。
爱泼斯坦声称,“当代大学里没有哪所的名誉博士名单里少了非洲裔女性。”而名誉博士学位要为“政治正确”付出代价,那就是含金量的降低。《卫报》随后指出,爱泼斯坦的言论有种族歧视嫌疑。
这篇文章一经发出,引发了山呼海啸的回应,但绝大多数是反击——拜登团队的传播主任伊丽莎白·亚历山大称之“性别歧视、令人羞愧”;拜登的发言人拉罗萨要求称之为“性别攻击”,要求爱泼斯坦和《华尔街日报》向吉尔·拜登道歉。
2016年总统大选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历史上最接近美国总统之位的女性——也在社交媒体上表明了立场:“她是吉尔·拜登博士。请你习惯这个称呼。”
(希拉里社交媒体截图)
当选副总统哈里斯的丈夫、未来的“第二老公”艾姆霍夫则发文称,吉尔·拜登此时受到的攻击“不会发生在男人身上”。
(社交媒体截图)
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女儿贝妮斯·金也声援了吉尔·拜登:“我的父亲是一位非医学博士,但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您也是。”
(社交媒体截图)
已故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的女儿梅根·麦凯恩愤怒地发文说:“像吉尔·拜登这样受过教育、有所成就的女性被‘直男癌’们在媒体上这样评论,我已经受够了,真的受够了!”
一些获得了博士学位的女性网友为支持吉尔·拜登,把在自己的网名上加了前缀“博士”。
一名女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获得博士学位前,通过了两门古代语言、两门现代外语考试,还花了十年对像爱泼斯坦这样的男性“卑躬屈膝”,“我用‘博士’称呼自己,不是为了被你这样的人误认为‘医生’(英语中‘博士’与‘医生’同为doctor),而是有人把我们这样的人当成家庭主妇。”
(社交媒体截图)
更有网友指出,吉尔·拜登所在的教育行业“性别不平等极为严重”:美国K-12级(高中及以下)教育者中约有76%是女性。然而,据美国联邦数据以及美国公立学校管理者协会(AASA)进行的一项调查,在学校管理者方面,只有24%是女性。 因此,吉尔·拜登的成就并不属于她个人,而是属于所有可能未来在美国教育体系里发挥力量的女性。
但最坐不住的还是爱泼斯坦的老东家。西北大学和该校英语系分别发表声明,言辞严厉地表示:强烈反对爱泼斯坦“性别歧视”的言论,反对针对任何大学、任何研究领域以及任何修成学位的贬低,“无论是哲学博士、医学博士还是教育学博士,任何人被授予学位的人都有资格被称呼为‘博士’。”
西北大学还指出,爱泼斯坦自2003年起就已不在该校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吉尔·拜登1975年毕业于特拉华大学,获英语学士学位;80年代,吉尔分别在西切斯特学院和维拉诺瓦大学获得了两个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特拉华大学获得了教育领导力教育学博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