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IHME(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机构)团队在柳叶刀发表研究:自 2020年初到2021年底的两年内,全球与新冠相关的死亡人数估计为1820万例,这个数字是官方记录的3倍。
图源:柳叶刀
那么,这些因新冠,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究竟从何而来?
什么是超额死亡
首先,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即「超额死亡」。
超额死亡,指大流行期间死亡人数(以观察到或估计的全因死亡率衡量)与根据过去全因死亡率趋势预期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净差异。简单来说,就是对比在大流行前后,同一时期内的死亡人数。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这一数字包含了因该病毒感染死亡、以及因大流行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死亡的人数。柳叶刀提到的1820万,便是因为新冠而产生的「超额死亡」。
要计算出超额死亡率,首先要知道各国和地区的全因死亡率。
由于目前只有36个国家公布了2020年死因数据,且许多国家的死亡登记并不规范(世卫组织估计只有13%的人口居住在具有理想死亡登记制度的国家),IHME只能预测各国的死亡数据。在建立6种模型、排除了延迟登记及其他情况,IHME估计全球与新冠相关的死亡人数为1820万例。
从绝对人数来看,印度和美国的死亡人数最多;其次为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这7个国家占24个月期间因新冠导致的全球超额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但在这些国家中,超额死亡率最高的是俄罗斯(每10万人中有374人死亡)和墨西哥(325人);全球平均超额死亡为120人。
玻利维亚是全球最高的,每10万人口中有734人。冰岛、挪威、爱尔兰等国的超额死亡则是世界上最低的,每10万人中有不到50人死亡。
尽管超额死亡率最高的几个国家地域、文化均有所不同;但最低的几个国家在地理位置、气候上似乎有共同点。但 IHME 同样指出,迄今为止没有足够的数据,能够确定明确影响超额死亡率的因素。
多种研究表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繁荣程度等均可能影响超额死亡率,部分研究甚至列出100多种影响因素。而每一个影响因素都不是单一变量,所以对「什么因素对超额死亡有必然影响」就更加无从谈起。
既然无法从结果得到反推,那么「超额死亡」对大流行监测还有什么作用?
实际上,对单一国家来说,这一指标的量化可以监测到某种流行病在不同人群和地点、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严重程度变化,许多国家将超额死亡率视作可靠的预测根据。
例如,美国CDC便在2021年时,将每周的死亡人数与近年内历史趋势进行比较,看看死亡人数是否明显高于预期。
图源:美国 CDC
然而,目前真正能利用到超额死亡率的国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国家死亡登记制度不理想,致使新冠直接或间接致死的人未被计入。
超额死亡,从何而来?
上文已提到过,超额死亡包含因新冠直接、间接的死亡。而以当前情况来估算,这两方面都被低估了。
首先,直接因新冠而去世的人数被低估。这主要是由于不规范的死亡登记制度。
在检测能力低的地区,官方对确诊后死亡人数有所遗漏。在大流行初期(广泛检测前),有证据表明即便是高收入国家也存在大量漏报。并且,各个国家登记死亡的标准并不相同、对「死于新冠」的定义也并不一致。因此可能存在相当一部分的漏报。
另外,因新冠间接死亡的人也被低估,eLife 在 2021 年 6 月发表研究中,将间接死亡大致归为四类:因新冠产生的医疗系统崩溃而死亡、自然原因死亡、非自然原因死亡、突发灾害死亡。研究指出,当一个国家经历特别严重的新冠肺炎时,由于医疗系统超负荷导致非新冠病人死亡增加。例如在疫情的早期,重症病人将 ICU 占满,必然会挤兑其他病人的空间。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研究认为,当美国重症监护病房 (ICU) 床位使用率达到 75% 时,未来 2 周内全国将再发生 12000 例额外死亡。当 ICU 床位容量超过 100%,未来两周内将有 80000 人死亡。
在新冠流行期间,自然原因死亡的超额死亡反而会降低:这是由于实施严格封锁和社交距离措施后,其他流行病死亡数减少导致。例如,澳大利亚因新冠落实了戴口罩的要求,由于当时处于流感高发期,因「戴口罩」反而使其年死亡率降低约 3%~6%。
而非自然原因超额死亡,在各国的表现有较大差异。例如,因新冠而实施封控后,欧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在美国有所增加。在日本,女性自杀率首先有所下降,然后又增加,这与日本的文化是分不开的。相当多的国家自杀率一直持平。
在疫情初期,武汉曾因自杀率上升,继而导致超额死亡率上升,也有与疫情发生时间早有关。突发灾害死亡则对新冠超额死亡影响不大。
后疫情时代,该如何降低超额死亡?
如今,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我们很可能与病毒长期共存。在当前,超额死亡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
流行株的感染死亡率已较低;而因新冠间接导致的死亡较为隐形,例如因新冠而产生的医疗挤兑问题,其对超额死亡的影响可能较为深远,近几年都无法量化。
举个例子,美国犹他州某医院在居家政策出台后,发现 2020 年 1 月至 8 月期间的总门诊量比 2019 年降低 8.1%,4 月时降幅高达 30.4%。并且由于出行不便,外州居民的就诊降幅最大,许多本该做的慢性病手术也都取消或延迟了。这些受到影响的非新冠患者,是否会在未来增加超额死亡,谁都说不好。
Surg Endosc 发布的调查也显示:和 2019 年相比,2020 年美国新冠流行后,三级转诊手术病例明显减少(包括紧急手术及非紧急手术),由原本平均 6.13 台/天 ,下降到平均 4.64 台/天。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流行后,可用的医院空间、人员配备和供应均有所减少,医疗决策的重点从为个体患者实现最佳结果,转移到满足更多患者群体。
当医院偏离常规标准时,许多预防性和选择性程序被暂停,导致一些本来可以从早期诊断和干预中受益的人病情恶化。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建议,评估减轻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所能承担的压力,并应该为减轻其压力实施干预措施。例如,加强疫苗接种和其他预防策略,或者在疫情高发时期提高医院的容量。
同时,柳叶刀还提出,「加强世界各地的死亡登记系统,对全球公共卫生战略至关重要,对未来监测流行病也是必要的。」疫情的全面影响,远远大于仅因新冠肺炎而报告的死亡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