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作战,这个名词对任何军事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会起到“1+1>2”的效果。历史上多数试图多线甚至只是两线作战的国家,最终都会因为永无休止的战事而流干最后一滴血。
最近被舆论搞的灰头土脸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
依照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国也许马上就会成为下一个被多线作战耗死的帝国,不过一些美国专家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美国在东欧和中东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打在东亚或者说西太平洋开启第三条战线的准备,关键是还想击败解放军。
这是一篇发表于美国《国际利益》网站的文章,作者是布鲁金斯高级学会研究员迈克尔·奥汉隆,他的身份还有外交政策研究主任、国际战略研究所成员、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城大学、华盛顿大学兼职教授以及美国国防部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等等......
前几年来美国海军撞船事故频发,运输受损驱逐舰的半潜船还是中国制造
似乎这一连串的头衔与职位,能够加强他认为美国可以三线作战并最终获胜的说服力。实际上,即使不论美国至今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同时打赢三场战争,仅仅是如何提供这么多可以作战的兵源和装备,就足够白宫和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们抓耳挠腮的了。
在文中,奥汉隆作出了不少让人难以置信的假设,例如他认为如果美国与中国、朝鲜、伊朗、俄罗斯这四国其中之一开战,那么其他几个国家就可能会考虑趁机动手,并在美国作出实质性反应之前造成既成事实,逼迫美国承认。
奥汉隆表示,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担忧,所以美国需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其中之一是大规模战争,就像与欧洲一起对苏联开战,另一场属于地区冲突类型,比如越南战争。
阿富汗战争将来会被评判为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认定的的潜在敌方是伊朗、朝鲜、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等到2015年,这个名单变成了中国、伊朗、朝鲜、俄罗斯和跨国恐怖组织。特朗普执政时期,也就是2016年前后,五角大楼开始将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主要潜在对手,也就是认为可能与中俄爆发大规模战争。
后来拜登政府也延续了这个调调,当下美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也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和执行。
根据这个理论,美军应该具备与盟友一起击败中国或俄罗斯的能力,幽默的是,还特别标注不能同时与中俄开战,战场要选在西太平洋或东欧地区;保卫美国本土并保持核威慑;威慑朝鲜和伊朗,但没有说明威慑方式;最后是对跨国恐怖组织保持打击。
俄军进攻哪里,乌军就要分兵防守,完全被牵着鼻子走
从如今的局势可以看出来,这套战略基本得到了执行,例如美国现在就是在东欧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对伊朗和朝鲜的威慑也在继续,方式是又打又拉,以及利用地区地缘的特点进行牵制。
最大的灰犀牛事件当属新一轮的巴以冲突,美国根本就没有做好应对中东突发巨变的准备,所以在以色列开始进攻加沙后,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原本给乌克兰的援助送往以色列,然而这种规模的援助并没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反而因为以色列的倒行逆施,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面临的地缘困局。
俄罗斯也抓住了美国资源分配出问题的机会,特别是乌军持续半年的反攻失败后,俄军在顿涅茨克等多条战线开始缓慢但有力的进攻,陆续拿下几个关键节点,迫使乌克兰只能用远程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来泄愤。
以色列制造的人道主义灾难,彻底将美国的遮羞布撕掉
这种袭击行动非但没有影响俄罗斯的决心,而且让俄罗斯人更加反感乌克兰,以及今年3月的恐怖袭击中,乌克兰政府至今无法证明自己是不是清白的。这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美国在东欧面临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说了一年多的F-16战斗机以及法国刚刚答应援助的幻影2000战斗机进入乌克兰,除非不限量的供应,否则也无法在战略层面上产生多大影响。
当下的中东更符合“一场冲突”的定义,虽然“阿克萨洪水”行动来得突然,但是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承平日久又傲慢自大的以色列连犹豫都没有,就主动跳进了火坑,立刻大军开进加沙,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巷战。
以军对加沙地区狂轰滥炸
美国在巴以冲突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不顾国际法和道德底线,始终为以色列站台,不仅让美国损失国际声望,更要命的是成功激怒阿拉伯人,让本来互相都有意见的阿拉伯国家站到一起联合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现在,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根本就不是如何赢,而是尽可能降低损失。
所以两条战线都一片糜烂,美国还拿什么来打赢西太平洋这第三条战线?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倚仗强大的海空力量,没少在东亚和西太平洋挑衅中国,解放军也建立了针对性极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术,其威力初步证实可以对美国武装力量的核心,也就是航空母舰造成前所未有的实质性威胁。
中国的实力超过了美国有史以来的任何对手
至于其他方面,也许解放军还无法在距离本土更远的地方建立军事优势,但仅以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军若是敢于轻启战端,不但没有可能击败解放军,反而只会迎来美军历史上最大的惨败,让美国的霸权加速衰落。 吉程网,吉诚网,吉e,e传媒,e媒体,e媒网,e网通,自媒体,吉网传媒,吉视传媒,吉诚网,e媒体,e传媒 |